“終于知道我為啥容易得結石了,謝謝醫生……謝謝你們解決了我反復發作尿路結石的痛苦!”王先生拿到結石成分分析報告,激動地說。
前段時間40多歲的王先生感覺老是腰酸,他暗自琢磨,莫非又是得了結石?之前得結石的痛苦經歷給王先生留下了很大的陰影,這次他趕緊來到我院泌尿外科就診,做完檢查他嚇了一大跳,右腎里已經又長滿了結石,又得住院手術了。在入院完善術前準備后,泌尿外科二病區副主任醫師徐國良為其手術取石,手術歷經兩個小時完成,從王先生右腎里取出了這么多的結石。
雖然結石已經被清理,可是王先生還有點不明白:三年前我得過結石,可已經清理干凈了,怎么又復發?
該科主任閆擁軍了解了王先生的情況后,用我院新引進的設備——紅外光譜結石分析儀,對王先生取出的結石進行了成分分析,分析結果表明王先生的結石成分主要是草酸鈣結石。根據分析結果,閆擁軍為其制定了專門針對草酸鈣結石的后續治療方案,再次復發率將大大降低。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泄器官,最基本的功能單位就是腎小球,尿液就是從這里形成的,成年人每天會有1000~2000ml的尿液排出體外,尿液里96%是水分,4%是各種人體代謝的廢物,尿液成份很復雜,其中鈣、草酸、尿酸和胱氨酸都是容易形成結石的物質。草酸鈣結石就是最常見的一種。任何代謝紊亂引起成石物質增加、抑石成分減少、尿液濃縮,都可能導致結石的形成。
尿路結石是泌尿外科常見疾病,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我國尿路結石發病率約為1%~5%,每年新發率約為150~200/10萬人,其中25%的患者需住院治療。近年來我國尿路結石發病率有增加趨勢,是世界三大高發區之一。尿路結石治療后易復發,10年復發率高達50% 。因此,對結石的預防非常重要,結石成分分析可以確定結石成分,為制定合理的預防措施和選用取石、溶石療法提供重要依據,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健康行動指南。
閆擁軍介紹,我們常用的結石分析方法有:化學分析、發射光譜、X射線衍射、紅外光譜、熱分析、顯微鏡技術等。而紅外光譜分析法以其操作簡便、所需標本量少和分析結果精確等優點廣泛應用于臨床,其檢測原理是依據樣品在紅外光區吸收峰的特征來確定化合物的結構和成分。
患者如出現以下情況之一,均需重復進行結石成分分析:
1.防治結石藥物治療后再生的結石;
2.經有創治療完全清除結石后早期再生的結石;
3.較長時間未長結石后再生的結石。
對于結石的預防除多飲水外,還需根據結石的結構和成分不同,可以有針對性地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
豫東地區是結石的高發地區,對于患者而言,取出結石并不是治療的結束。如果患者生活和飲食習慣沒有調整的話,不論哪種泌尿系結石,再次形成的可能性都比較大。因此只有追根溯源,弄清結石成分,醫生針對病因治療,患者針對病因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結石復發。而紅外光譜結石分析儀的應用,有助于臨床醫生分析結石的成因,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并進行健康指導,為結石的預防提供思路。
目前我院泌尿外科在尿路結石治療領域已經實現全流程覆蓋,實現了結石病因評估、保守治療、體外沖擊波碎石、微創內鏡手術技術的齊頭并進,技術水平居于國內先進、省內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