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7月1日下午,我院在11號樓三個會議室聯動舉行了以“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為主題的援鄂醫療隊抗疫事跡首場“白衣執甲逆風行”分享會。
全院教職工生或現場、或在線觀看了分享會。各支部、各科室積極組織在線觀看,感受援鄂隊員在疫情防控一線與病魔較量,保護患者、守護隊員的感人故事,并結合本支部、本科室、個人工作實際,從援鄂隊員勇敢無畏的行動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高標準推進各項工作開展,為建設一流大學附屬醫院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們今天將分享廣大教職工觀看“援鄂醫療隊抗疫事跡首場分享會”后的感受,敬請關注。
援鄂隊員程崇勇
在聽了我院郭俊華主任、楊超主任等五位同事的抗疫事跡分享后,作為同批支援武漢前線的我感同身受,“醫者仁心,救死扶傷”,在國家受疫情災難之際,我們就是沖鋒在前的勇士。疫情是對我們國家的醫護力量、醫療衛生建設的一次嚴峻的考驗。在武漢,醫護人員每天承受著精神緊張和身體疲憊的雙層考驗,看著那些被病毒折磨的同胞兄弟,我們心如刀絞,只愿我們畢生所學醫術能夠帶給他們健康,減輕他們的痛苦。中華民族是不屈的民族,我們的人民是堅強勤勞的人民,堅信只要我們齊心合力,萬民同抗疫,勝利終將是我們的,也一定是我們的。正如我們所期待的那樣,我們圓滿完成了援鄂任務,平安凱旋,為國家為人民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中國的抗疫成績贏得了世界的矚目,也是人類抗疫史上的里程碑,慶幸今生入華夏,堅信暴風雨后是彩虹。
援鄂隊員曹昊澤
觀看援鄂醫療隊抗疫事跡首場分享會后,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五位講者圖文并茂的分享,太過于真實,仿佛把我又帶回到武漢支援的歲月中。誰都知道武漢是疫情的重災區,可是仍然有3萬多名援鄂隊員選擇逆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與病毒斗爭,和死神搶人,用行動詮釋著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使命,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她們”的肩頭,承載的是全國人民的信任。
大年初一,隊員們放棄與家人團聚,放棄了安逸假期,短暫的分離是為了更好的重逢,國家的平安才有小家的幸福。沒有奮斗的青春是沒有意義的,沒有信仰的青春是迷茫的,只有行動,才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體現。
宣傳科單雨瑋
在觀看抗疫事跡分享會后,被英雄們的戰斗經歷所感動。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我院的26位醫務工作者第一時間趕往武漢,不顧自身安危,與時間賽跑,救治患者。面臨著身體和精神的巨大壓力,醫療物資緊張,救治任務繁重,感染風險大,這些困難沒有阻擋他們的步伐,他們將愛和溫暖帶到了武漢,隊長郭俊華出色完成了臨時隊長任務,平平安安地把大家帶回來。感控組組長關銳守護隊友,與隊友共同守護這個世界。重癥治療組組長楊超同隊友抵御暴風雨的襲擊,共同迎接美麗彩虹……每一位英雄的背后都有著我們難以想象的付出,充分體現出了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的使命與擔當。
作為宣傳科的一員,我為可以見證援鄂英雄的事跡而感到自豪。作為醫院的一名員工,我要向他???學習,在今后的工作中,磨煉好本事,做好本職工作,擔當好責任。將自我價值的實現與我院發展結合在一起,永不懈怠,為我院建設一流大學附屬醫院奉獻自己的力量!
胸外科醫生安小康
看到曾經在臨床一線并肩工作的老師、兄弟姐妹都能夠平安歸來,不禁熱淚盈眶??吹剿麄円粋€個激情的演講,內心無比地驕傲與自豪!我院26名援鄂抗疫隊員在生死未卜的危急時刻,主動請戰,不顧個人安危、逆行湖北,勇敢地走上沒有硝煙的戰場,充分展現了“救死扶傷”的崇高精神,彰顯了一附院人的責任和擔當,是“一附院精神”最生動的詮釋!
“內心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讓我做出了這樣的決定。”“關鍵時刻,黨員就應該沖在前面”“疫情過后我已不是原來的那個我”“我要把他們一個不少地帶回來”.....我們最敬愛的援鄂隊員們說。援鄂隊員中,有臨床經驗豐富的專家,有黨齡十幾年的老黨員,也有90后的年輕醫護人員。在他們身上,體現著醫者的初心、黨員的責任、使命的傳承。向援鄂隊員學習,就要像他們那樣,堅守“救死扶傷”的醫者初心,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黨員使命,傳承“勇于擔當”的醫者仁心和社會大愛。
我很慶幸我是一個中國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中華民族再次勇擔大國重任,積極迎接挑戰,迅速、有力、果斷地采取措施,堅決與疫魔做斗爭。我很榮幸能夠與援鄂隊員成為同事,向他們學習,傳承與發揚“一附院精神”!
呼吸內科一病區護士郭雪峰
7月1日下午,在科主任的帶領下,呼吸內科全體人員集體觀看了我院援鄂醫療隊抗疫事跡首場“白衣執甲逆風行”分享會直播。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看到了許多身邊同事身上閃耀的英雄光環。而在這場與看不見的病毒的生死較量中,正是這些平凡的普通人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軀筑成鋼鐵長城,以最美逆行奏響生命之歌,讓我們在寒冷的風雪中,看到了春天的希望,堅定了必勝的信念。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們醫院的26名醫務工作人員舍小家,為大家,毅然出征。相同的使命,不同的故事,個個令人動容。郭俊華主任在這場疫情抗戰中不僅僅是一名戰士,也是一位“領頭人”,肩負著治病救人使命的同時更是對身邊25名年輕戰士做出了精神榜樣,就像他所說的“作為隊長,我一定會平平安安地把大家帶去,出色圓滿地完成任務,再平平安安地把大家帶回來”。“位卑未敢忘國憂。”我是一個一歲孩子的媽媽,我還是一名呼吸科的護士,更是一名共產黨員。當疫情爆發的時候,我的同事們在一線從死神手里拯救生命,我在為他們默默祈福的同時也堅守在醫院崗位上,為他們做好堅強的后盾。我熱愛我的工作,我認為我的崗位是人民生命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線,只有我們守好這一道防護墻,我們才能在這場疫情戰中用最少的損失取得最大的勝利。我們用生命守護生命,用生命奔赴使命,用生命書寫家國情懷。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當你穿過了暴風雨,你早已不再是原來的那個你。因為你們,山河無恙,期待下一場分享會。
保衛科王軍
“白衣執甲逆風行”,7月1日,我認真聆聽了我院援鄂醫療隊抗疫事跡首場分享會后深受觸動,每一個故事都感人肺腑,動人心弦,這些可愛、可敬的“抗疫戰士”們,用親身經歷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生命教育課。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我院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出征武漢,他們在防控一線踐行初心使命,在沒有硝煙的戰場與病魔較量、同時間賽跑,60個日日夜夜的奮戰中有著數不清的動人瞬間,凝結成了無數值得永久珍藏的記憶。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服務大局、報國佑民、艱苦奮斗、守正創新”的一附院精神,他們是當之無愧的“白衣戰士”“最美逆行者”。
我們現在的醫院,也是我父母曾工作過的地方,可以說我是生在這個院,長在這個院,如今我已在醫院工作33年了,在歲月的長河中,我看到了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2003年抗擊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等緊要關頭,一代代一附院人以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舍小我、為大我,不懼危險、不怕犧牲,堅持奮戰在抗疫抗災的最前沿。我們要向英雄們學習,學習他們服從大局的政治站位,忠心守責的職業精神,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坦蕩無私的奉獻精神。我們要把學習英雄激發的熱情轉化為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健康的堅定信念和實際行動,以責任和擔當為人民筑起一道攻不破的生命防線。
如今,我的兒子也已成長為了一名醫學生,我希望他能像這些英雄們一樣,懷揣對祖國的感激之情,堅守醫學初心,練就過硬本領,擔當時代重任,努力做黨和人民信賴的好醫生!
影像中心醫生朱鷙翔
聽了各位同事的事跡分享后,我感慨許多,他們秉持著醫者的仁心仁術,臨危受命,奔赴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在抗擊疫情的過程當中呈現出了醫者大愛的情懷。無懼生死,珍愛生命,為了更多人的幸福犧牲小我,為了打贏這項舉世矚目的戰役奮勇向前,身披白衣與病毒作戰。我的愛人,一名呼吸內科的醫師,也是這批援鄂醫療隊的一員,作為同行,我相信愛人的專業能力,但是作為與她共同生活多年的丈夫,作為與她共同養育了兩個孩??的父親,我很擔心她的安全。但她和同事們的選擇,我尊重。還記得,出發前往武漢的那天是大年初一,本應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天氣???冷,看著26名援鄂隊員保持著一貫的樂觀性情,笑呵呵地說讓大家等他們平安歸來時,我的心情極為復雜,對他們既充滿崇敬,又滿是擔心。在武漢,他們天天面臨感染的危險,與病魔斗爭,與死神賽跑,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圓滿完成了支援任務,并平安凱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醫務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和職業操守。作為他們的同事,我身感自豪。我們要以援鄂隊員為榜樣,繼續弘揚抗疫精神,并將之轉化為工作、學習、生活的力量,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及服務質量,更好地為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