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想對孩子說的嗎?老二那么小,還沒斷奶。”
“不敢想……”手機那邊的李薈蘋輕輕的放下手機,等了好長一段時間才說了一句話。通過手機屏幕,可以清楚地看見淚水在李薈蘋的眼眶中打轉。
1月28日,在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影像中心的辦公室里,朱鷙翔通過手機跟赴武漢前線抗擊肺炎疫情的妻子李薈蘋視頻聊天。
李薈蘋是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內科的一名大夫。1月25日,農歷大年初一,李薈蘋接到單位通知,征集醫護人員赴武漢支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李薈蘋主動請纓,要求去武漢抗擊疫情第一線。
李薈蘋作出這樣的決定,丈夫朱鷙翔的心情非常復雜。作為丈夫,他擔心妻子的安全;作為一名醫生,他深知此刻武漢才是主戰場,前線需要他們!
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剛剛一歲,尚未斷奶。李薈蘋“出征”后,照顧孩子的任務就落到了丈夫和家人老人的肩上。
“白天我媽在家一個人照顧兩個孩子,老大8歲了,稍微省事點。晚上下班回來,我來看娃兒。” 朱鷙翔說,在網上學的哄娃兒妙招還真管用,孩子哭時,把奶瓶夾到咯吱窩喂他,一會兒就消停了。
“我現在是一名合格的超級奶爸了。”
今天晚上是李薈蘋在入駐武漢第四人民醫院的第一個夜班,時長12個小時,期間需要更換兩次防護服。
“平時在門診什么流感病毒你沒見過啊,你早已百毒不侵了。” 朱鷙翔笑著安慰妻子。剛才還情緒沮喪地妻子被丈夫的這句話逗樂了。
朱鷙翔告訴記者,同為醫務工作人員,他也做好了隨時去前線支援的準備,只要組織召喚,他立即出發。
真是那樣的話,孩子怎么辦,家中老人誰來照顧?
“會有辦法的。老人們也很支持我們。大局為重,等孩子長大了他會理解我們的。” 朱鷙翔平靜地說。
是啊,孩子們雖然年紀小但是都很懂事,他們知道爸爸媽媽是去救人,做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媽媽,你放心,我和爸爸會照顧好自己。媽媽,我愛你,加油,期待你平安歸來。”這是感控科科長關銳的女兒發給她的一段視頻,小姑娘很懂事,語言很暖心。
出發前,關銳并沒有把自己去武漢的消息告訴剛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女兒,她害怕女兒擔心。
“雖然我們是跟疾病斗爭的戰士,但是也有一顆脆弱的心。害怕看到父母擔憂的眼神,聽見孩子們找不到媽媽的哭聲。”關銳的同事張彩霞說,那天我問她咋跟家里說的,她只是笑了笑,我就知道她一定是瞞著他們什么都沒說……
有些時候選擇沉默,不是因為不在乎,而是故作堅強掩飾自己的脆弱而已。
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此次赴武漢的醫務人員共有26名,大多數都是年輕的父親、母親。大年初二,放棄陪伴孩子和父母,背負行囊,出征武漢。
“醫院是馳援武漢的堅強后盾,建立了上下聯通機制,成立了領導小組、下設6個分組,全力保障前線物資、生活用品需求;建立信息聯系渠道,院領導時刻了解前線工作情況;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對醫療隊員家屬進行一對一服務,讓前線的白衣戰士無后顧之憂。”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張雙林說,我們的前線白衣戰士并不是一個人在作戰。
據了解,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二批赴武漢救援工作籌備工作已全部展開,藥品、口罩、人員很快到位,一支召之即來、來之既站的醫療救援隊隨時準備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