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雖然不能作為前線武漢戰場的沖擊炮,但是我們將作為最有力的補給站,支持前線戰斗到疫情結束的那一天……”這是2020年2月19日,記者從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看到志愿者小呂手記里的一段話。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6位優秀醫務人員奔赴湖北,馳援武漢一線。醫院青年志愿者協會迅速成立了支援湖北醫護人員家屬一對一志愿者幫扶隊,起名就叫“一家人幫扶隊”。
醫院愛心志愿者在測量體溫 劉景艷攝
小呂就是幫扶隊的成員之一。手記記述了她2月4日前去看望自己幫扶的同事父母,雖然語文平實,甚至有點流水賬的感覺,但從每一句、每一字中,都能讓人感受到一種友愛,一種親情,輕輕撼動人心。
這是節選自手記中的一段內容:
成立幫扶隊之后,我們把白衣戰士的家屬當成自己的親人,特殊時期,雖不能每天登門拜訪,但是我們每天一個電話,噓寒問暖,定時送生活物資。
醫院志愿者給馳援武漢的同事家中送生活用品 謝沛倚攝
2020年2月4日,在元宵節來臨之前,醫院統一安排看望前線白衣戰士的家屬,我帶著牛奶、蔬菜等慰問品驅車前往赴武漢一線同事張晨家。這一路上走的并不順利,路上到處都是抗疫關卡,每個路口都有布控。在經過層層消毒,層層測量體溫后,我把慰問品放到了約定的地點,并給張叔叔發送了信息,取件的暗號是“幸福平安”。
醫院志愿者給馳援武漢的同事家中送生活用品 劉景艷攝
很快,他給我回了微信:“家中一切平安,感激醫院的關懷,感謝醫院對生活的支持和幫助,作為家屬我將會一如既往支持白衣戰士們的工作,把家里照顧好。待疫情過去,歡迎來家做客。”
收到回信的我心中不禁一暖,我們都相信,在國家強有力措施的控制下疫情終會過去,不久我們就會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自由呼吸、肆意奔跑開懷大笑。祝愿闔家幸福,祝愿國家平安。
字短情長。
“像小呂這樣的志愿者,在我們醫院還有很多。他們除了幫扶支援湖北同事的家屬,還穿上紅馬甲、戴上口罩,主動加班、輪崗,堅守在醫院疫情防控一線。”醫院黨委副書記劉建勇說,院里目前人手緊張,志愿者們就利用下班、休息時間自發前往發熱門診值班,為前來就診的患者進行導醫、導診、導檢、健康咨詢、科普宣教。
醫院志愿者用廢棄紙張自制一次性指套 謝沛倚攝
在醫院里,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隨處可見。走到門診大樓門口,他們會主動為你測量體溫;樓道里盛放著他們精心準備的愛心姜湯;電梯間放著他們用廢舊報紙做成的一次性指套……一個個細小的的行動,傳遞著一份溫暖。(河南日報記者龔硯慶 張笑聞)
(原載于2020年2月20日河南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