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人員正在幫助患者在偏癱步道進行鍛煉。
作家周國平曾說:“醫護的人文素質就是你要真正熱愛生命,關注生命。一個優秀的醫護人員肯定是一個人道主義者,對生命要充滿同情。”在河大一附院神經內科二病區就有這樣一群可愛又可親的白衣天使,他們把解除患者的病痛作為最大的樂趣和安慰,想患者之所想,解其憂困、除其病厄,把技術和人文完美結合。
“哎呀,我可怎么辦?前一段時間還能跳廣場舞,現在走路像唐老鴨一樣。”在河大一附院神經內科二病區住院的劉奶奶垂頭喪氣地說道。劉奶奶是一位舞蹈愛好者,因腦卒中住院。入院時一側肢體力弱,經過10多天的治療,終于可以下地走路了。可是要放棄自己心愛的舞蹈,心里難免會有失落。身為神經內科二病區護理團隊一員的朱正琳已經不止一次聽到類似這樣的話了。腦卒中即急性腦血管病,又稱“中風”,與冠心病并列為危害當代人類生命和健康的兩大殺手,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等特點。隨著診療技術的不斷提高,急性腦卒中的救治率顯著提高。
如何幫助劉奶奶進行鍛煉,讓她盡早恢復正常步態呢?朱正琳找到該科護士長李云霞,李云霞帶領大家集思廣益。最后,由護士路紅霞利用休息時間,根據步寬、步長等為劉奶奶制訂了合理的偏癱步道,讓劉奶奶“一步一個腳印”地正確進行鍛煉。
“加油,照著腳步再來一圈。”“李爺爺,你今天的表現非常棒,明天再接再厲。”……每天下午,都可以聽到該院神經內科二病區走廊傳出的喝彩聲、鼓勵聲。在責任護士的指導下,像劉奶奶那樣的患者根據自己的時間合理進行功能鍛煉。改善步態是很多患者的第一訴求,偏癱步道不僅要幫助患者恢復步行能力,還要幫助其恢復較為正常的步態,以實現步行的穩定性、安全性以及功能性的步行能力。
該院神經內科二病區走廊里的偏癱步道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評,一些平時對鍛煉懷有抵觸情緒的患者在醫護人員的專業指導下也邁出了康復鍛煉的第一步,這里面飽含了醫護人員的愛心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