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會場現場
▲分會場現場
▲黨委書記張秋梅在主會場收聽收看講座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劉建勇主持講座
▲現場提問交流
為了貫徹新時代背景下黨中央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要求,將思政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提升臨床教師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助力立德樹人,我院于9月1日下午舉辦“課程思政建設”專題講座第二講暨分黨校第七期黨員培訓,特邀上海中醫藥大學張黎聲教授作了題為《醫學教育課程思政的內容選擇和實施路徑》的講座。學校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副主任郝兆杰、醫學院教務辦主任柴立輝以及相關學院的領導和老師線上收聽收看講座。
我院在11號樓厚德廳設主會場,并以“黨支部及所轄臨床科室”為單位設立多個分會場,院黨委書記張秋梅、院長張雙林等在院院領導,教學督導組專家,各教研室主任、教學秘書、骨干教師以及相關職能部門人員收聽收看了講座。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劉建勇主持講座。
張黎聲教授結合醫學類課程的特性和自身從教、評教的經歷,重點圍繞課程思政的概念和內涵、醫學專業課程思政工作的內容選擇和融入路徑、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方式方法、思政目標與專業課程融合的“標準”以及實施課程思政的誤區等方面,指導大家如何根據醫學專業的特色和優勢,深入研究崗位勝任力育人目標,深度挖掘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科學合理拓展專業課程的廣度、深度和溫度,組織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和體驗,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將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專業課程,杜絕“表面化”“硬融入”,堅決防止“貼標簽”“兩張皮”。
講座結束后,現場教師踴躍提問。張黎聲教授針對教師提出的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惑和難點以及課程思政樣板課程的申報給予了點撥和指導。同時,他還強調“為師之道”,鼓勵在座的各位要做政治強、站位高、視野寬、五術(道術、學術、技術、藝術、仁術)精的新時代“金師”,要注重傳道授業解惑的有機統一,使課程思政工作與臨床工作有機融合,形成協同效應。
張黎聲教授案例鮮活、理論精辟的講座以及現場的答疑解惑,拓展了我院教師們關于課程思政建設的眼界和思路,對教師如何在專業教學中挖掘專業知識體系所蘊含的思政元素以及課程思政的具體實施方法具有啟發和引導作用,教師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劉建勇在總結講話中,對教師們提出了三點要求和希望:一是要強化大學附屬醫院臨床教育教學主體職責,全院上下要樹立課程思政意識,積極圍繞專業課課程思政開展教學改革,將思政教育融入醫學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二是臨床教師要學以致用,深入挖掘醫學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豐富專業課程育人內涵,實現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三是積極探索建立教研室和黨支部課程思政融合教學團隊,推進內、外、婦、兒等臨床專業主干課程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試點工作,為實現“三全育人”,培養德才兼備的卓越醫學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人物名片
張黎聲
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
上海中醫藥大學人體解剖學教授,全國優秀教師,獲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上海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016年上海教育年度新聞人物,2017年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教育部首屆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教學名師。上海中醫藥大學為了進一步推進課程思政規范化建設,科學設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成立了“張黎聲課程思政工作室”,依托該工作室,打造了一系列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示范課,多次被央視等媒體訪談和報道,為國內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