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黨委書記張秋梅主持會議并作總結講話
▲院長張雙林總結點評和講話
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
新年新起點,
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一附院人
凝心聚力、堅定信仰
昂首闊步勇向前!
1月30日,節后上班的第三天,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召開黨政聯席(擴大)會議,總結經驗、明確目標、統一思想、提振精神,奮力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譜寫新篇章。
黨委書記張秋梅、院長張雙林等全體院領導,護士長以上中層干部,治療組組長代表,科室運營助理員代表參加了會議。張秋梅主持會議。
總結&計劃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劉建勇,黨委副書記陳丹丹,總會計師張國印,副院長劉志剛、韓大正、張宏雨、鄭先杰,工會主席席子明,分別以PPT形式匯報了各自分管工作2022年完成情況,分析存在問題及不足,提出2023年工作計劃及舉措,通過深入的碰撞和交流,總結經驗、調整思路、補齊短板、創新發展,確保2023年各項目標任務按時保質完成。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劉建勇作匯報
▲黨委副書記陳丹丹作匯報
▲總會計師張國印作匯報
▲副院長劉志剛作匯報
▲副院長韓大正作匯報
▲副院長張宏雨作匯報
▲副院長鄭先杰作匯報
▲工會主席席子明作匯報
專項&重點
劉建勇、陳丹丹、劉志剛、韓大正、張宏雨分別就醫院全國文明單位創建、“醫院文化建設年”活動、院中院建設、中醫提升工程、三甲復審、老年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龍亭院區建設、金明院區建設、信息化建設等9個專項工作的建設方案和規劃進行了匯報。
建言&獻策
參會人員分為7組,圍繞8位院領導匯報的2022年工作總結、2023年工作計劃和9個專項工作進行了全面剖析、深入探討,瞄準醫院新時期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討論后,各組代表進行了發言。
部署&要求
張雙林對此次會議給予高度肯定,對大家的匯報進行總結點評,深刻分析了當前醫院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對各項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和建議,為大家提出了四個思考題:醫院發展靠什么?醫院管理靠什么?醫院民生改善靠什么?醫院戰略落實靠什么?
2023年,是全面質量提升年,他提出五點思考與大家分享:
一是篤定目標,凝聚人才第一資源。深入貫徹落實我校人才強校戰略,構建立體引育體系。加大資金投入,提高福利待遇,加速赴外培訓,加強建制化團隊建設。引進與激勵同配合,賦能與考核相結合,推進實施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育政策。
二是協同聚勢,催生科研創新動能。堅定“研”字當頭,推行醫工交叉機制、推動醫教研產協同。集中力量開展疑難危重癥診療技術攻關,開展醫學科技創新研究和成果轉化,用好平臺,合作借力,爭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臨床研究中心、轉化醫學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
三是精耕細作,緊抓服務質量命脈。遵循新三甲評審標準,推進“三甲醫院建設提升行動計劃”,推動“中醫藥學科發展提升”和“河南省老年區域醫療中心”規劃建設。整合資源,試點先行,發力解決“院中院”和“一院多區”建設瓶頸,力爭服務能力提升取得“質”的突破。
四是高位謀劃,夯實發展支撐保障。智慧醫院建設迫在眉睫,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還需持續努力。龍亭院區南院區西側綠化景觀及周邊環境整治,北院區功能設計和實施,金明院區建設必須加快推進,充分拓展發展空間。
五是引領賦能,拓深文化內涵建設。要切實發揮文化引領和帶動作用。真正把文明單位的創建工作作為促進醫療工作、提升隊伍素質、推進醫院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和主要措施,將醫院黨建引領和文化提升作為護航高質量發展的抓手和保障。
同時,為確保醫院2023年各項工作順利推進,科學應變,確定勝勢,引領未來3-5年高質量發展不偏航,他提出三點要求:
一是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這次的會議,首先是一次集思廣益、同心聚力的大會。歷史實踐表明,統一思想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全院要把目標錨定高質量發展不動搖。會后也請大家繼續深入思考,全面領會會議精神,將醫院發展戰略傳達到每位教職工生,全院“一盤棋”,共謀發展。
二是團結協作,勇挑重擔。這次會議也是一次鼓舞斗志、催人奮進的大會。大家一定要加強自身建設,筑牢履職基礎,更加自覺地錘煉能力作風。拿出三甲創建的士氣和干勁,樹立答卷意識,堅持目標導向,倒推時間表,細化施工圖,將方案落實到行動。盡心履職,提質增效,把分內事干到最好,讓協作配合達到最優。
三是踔厲奮發,共謀新篇。這次會議更是一次釋放活力、承上啟下的大會。“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歷史不會辜負實干者。”請大家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采取更實的舉措,去“謀局”,去“破局”,奮躍而上,克難攻堅,競展風流,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
張秋梅對各位班子成員的匯報及工作、對各小組的討論發言給予高度評價,對全院教職工生長期以來為醫院發展作出的努力和貢獻表示誠摯的感謝!并就貫徹落實院長張雙林對各項工作的思路和要求、推動各項工作朝著既定目標和時間坐標扎實推進進行了部署。
張秋梅說道,此次會議是一次令人振奮的成果匯報,也是一次推心置腹的思想交流。2022年,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和艱巨繁重的發展任務,全院教職工生團結一心、奮力拼搏、同向同行、迎難而上,在抗擊疫情和醫院高質量發展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但同時也要深刻認識到,我們現在的發展與黨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都還有差距,因此我們必須重整行裝再出發,持續奮斗創輝煌,從以下幾個方面精準施策、持續發力:
一、收心歸位,沖刺起跑,在醫院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希望大家一方面要立即調整狀態,迅速收心、凝心、聚心,一心一意進入工作狀態,切實做到人員歸位、思想就位、狀態回位、工作到位,用新精神、新干勁、新面貌開啟新年新征程,確保開局順利、全年精彩。
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聚焦黨的二十大描繪的宏偉藍圖,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和“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中找準新坐標,牢牢抓住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和主題,緊緊圍繞一流大學附屬醫院建設目標,認真貫徹落實此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二、提質增效,破立善謀,在工作落實上具有“新拓展”
高質量發展絕非風平浪靜下的馬到成功,也不可能是鮮花掌聲中的樂享其成,而注定是一條需要邁過重重險灘、陡坡、難關的艱辛道路。因此,我們必須要練好“內功”,對上級決策部署要立足實際,善于打破傳統思維,轉變工作思路,破梗阻、立新局,創造性地抓落實。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在發展中遇到難點和堵點問題,努力找到推動工作的新思路和新路徑。特別是在我們今年的重點工作上更要有創新的思維和舉措,并提出10個“如何”:
如何在政策資源的“夾心層”中實現醫院價值升級,破局解難,從而成為有力的“中間層”;如何將三甲復審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中,推動醫院內涵建設和規范化建設走向新階段;如何把好重點環節醫療安全質量關,提質增效,實現醫療質量持續改進;如何在后疫情時代,提高重癥救治能力,有力應對全市人民的醫療救治需求;如何提升人才引育效能,強化人才對學科和醫院發展的引領與支撐;如何促進學科建設,縮小與國內先進醫院的差距,推動學校醫學學科建設實現新突破;如何開展科研攻關,實現“國自然”申報工作的突破,在建設高水平科研平臺和促進創新轉化等方面持續發力;如何提升醫學教育工作內涵,推進以提高“臨床勝任力”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改革落地落實;如何讓醫院文化入心入腦,落地生根,提升文化認同,真正成為醫院文化的踐行者和傳播者;如何在文明單位創建中找準自身定位,主動擔責,做出應有貢獻,唱好文明單位創建的大合唱等,希望大家都能夠拿出敢想敢闖敢破敢立的膽識和擔當,主動打破瓶瓶罐罐、跳出條條框框,為醫院探索出一條育新機、開新局的活力之路。
三、堅守底線,履職盡責,在作風建設上邁上“新臺階”
一是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走心”。要拒絕“躺平”,在強化擔當擔責上見真章,工作任務越重,就越要有敢于擔當擔責的勇氣和魄力,堅持在學中干、在干中學,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用、學有所成,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綜合能力,練就擔當作為的硬脊梁、鐵肩膀、真本事。
二是不“琢磨人”,只“琢磨事”。要不斷提升團結協作的水平,在榮譽面前多謙讓,在困難面前多擔當,在矛盾面前多溝通,做到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通力合作、互相補臺,加強統籌、協調配合,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少一些“任性”,多一分“敬畏”。要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認識,認識到反腐敗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看到“四風”問題不斷隱形變異且容易反彈回潮的特點,不能把以前的作風建設成果當成今后的效果,更不能把當前的反腐敗勝利看成最終的勝利;要堅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戰斗意志,以“規”格物,以“矩”修身,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把規矩和紀律挺在前面,切實做到以身作則,真正起到模范帶頭和表率作用;要推進“打鐵還須自身硬”的自我革命,忠誠于黨、勇挑重擔,敢于斗爭、善打硬仗,不畏難不避險,全力以赴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落地見效,在高質量發展中闊步前行。
我們已欣然迎來嶄新的2023
路雖遠,行則將至
事雖難,做則必成
站在新的起點
讓我們凝心聚力開局起跑
砥礪奮進只爭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