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執(zhí)甲,逆向而行!經(jīng)過60天的日夜奮戰(zhàn),我院援鄂醫(yī)療隊員圓滿完成任務(wù),于3月26日平安凱旋,令全院職工歡欣鼓舞。而作為援鄂隊員,他們更是百感交集!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隊員孟娜、劉春曉、張晨,了解她們的武漢抗疫故事!
/孟娜/
抗“疫”一線
3月26日,我淚別了奮戰(zhàn)60天的武漢,帶著親人的期盼,帶著武漢戰(zhàn)友的感激謝意,平安回到了家鄉(xiāng)——開封。回顧60天的千里馳援,我順利通過了這場抗疫大考,一些往事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難以忘記。
那天早班,和往常一樣,我穿好防護服,我的戰(zhàn)友仔細檢查防護穿戴無任何紕漏,簡單握拳對碰后,她目送我去隔離病區(qū)開始一天的工作:接班,配藥,輸液……
住在1床的是一位老奶奶,記得第一次給她輸液時,我沒有在她的雙上肢上發(fā)現(xiàn)留置針,不清楚留置針的位置。我輕柔地問:“老奶奶,我叫孟娜,來自開封河南大學(xué)第一附屬醫(yī)院的護士,今天輪到我給您輸液了,您可以告訴我你的留置針在哪里嗎?”奶奶很配合地指了指右下肢說:“在右足背上。”當(dāng)我掀開被子時,吃驚地發(fā)現(xiàn)留置針外滲,貼膜內(nèi)凝固了大量血漬,于是我告訴老奶奶,這個針已經(jīng)不能用了,需要重新穿刺。老奶奶說:“我的血管不好找,他們給我扎針都很困難的。”聽到她的話,其實我內(nèi)心也有點擔(dān)心,我不是擔(dān)心技術(shù)問題,而是護目鏡上面的氣霧和手上的三層防護手套,大大的影響了我的視線和手感,這樣就給穿刺增加了難度。我告訴老奶奶:“我先看看血管,確定了再扎,盡量一針見血,不讓您疼!”給老奶奶做好心理安慰,綁上止血帶,開始選血管,手背上有一根相對直一點的血管,只是比較短,位置也不好固定,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操作的時候我先深呼吸,告訴自己不緊張,然后小心翼翼地進針,看見回血,我慢慢地退出針芯拿貼膜固定好,老奶奶很開心,連連夸贊:“小姑娘你扎針技術(shù)真不錯,謝謝你!謝謝你!”看到老奶奶開心,我也很開心。平凡造就偉大,偉大出自平凡。只要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就可以創(chuàng)造出不平凡的成就,進而獲得不平凡的人生。我深愛給老奶奶一針見血的這種成就感!它時刻激勵我前行!
有了這次“不平凡”的成功靜脈針穿刺后,老奶奶記住了我的名字,每次上班巡視病房,她都熱情地說:“孟娜你上班又來看我們了?”這位老奶奶,因為病情偏重,稍有大活動都會胸悶咳嗽,雙側(cè)髖關(guān)節(jié)也有不同程度的壓瘡,生活自理能力也受限,所以她大小便都是在床旁解決。我了解了她的情況后,每次去病房換液體時,都會習(xí)慣性地看看便盆是否需要清理,順便給倒了,沖洗干凈再給放床邊。因為壓瘡原因,每天總是一有時間我就去看看她,怕她有需要時我們太忙顧不上。或許就是這樣的細致入微的照護,每次走進病房,她總是熱情地打招呼,嘮一嘮家常話。細微處見真章,她像多年不見的朋友一樣,像長輩一樣,與我聊生活,聊家庭,聊事業(yè),還特意叮嚀我保護好自己,??被傳染了。感謝老奶奶對我們的鼓勵和信任,真心換真心,善良換善良,我們要珍惜這種純粹、質(zhì)樸、和諧的醫(yī)患關(guān)系。
沒有過不去的冬天,也沒有到不來的春天。疫情總會過去,人間總會回暖,但從此之后,我學(xué)會記憶,學(xué)會反思,學(xué)會敬畏,學(xué)會謙卑,學(xué)會自律,學(xué)會包容,愿疫情早日完勝,國泰民安!
/劉春曉/
生而平凡
冰心說:“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鮮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悲涼。”
回想在武漢的六十多天,武漢已經(jīng)從陰冷的冬天走向明媚的春天。第一次進隔離病房的情景還歷歷在目,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種混雜興奮和害怕的感覺,穿好防護服,穿過三道門進入隔離病房,我能夠清晰地聽到自己咽唾沫的聲音。那晚我和同伴一起給病人測量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檢測,原本再簡單不過的常規(guī)護理操作,這一刻卻放慢了速度,但卻比跑八百米還要累。
累并快樂著,因為我們的病人很可愛。進入病房時,他們會停下手中的動作,戴好口罩再和我們交談;扎針時,他們會主動地把頭偏向一側(cè);閑聊時,他們會要求我們保持距離。一次夜班,凌晨6點我開始給病人測血壓,量體溫,更換濕化瓶,這期間我在病房來來回回很多次,給其中一位病人更換過濕化瓶后,病人遲疑地問我“姑娘能幫我把早上的口服藥找一下嗎?” 回答:“您稍等一下,我把最后兩個人的濕化瓶給換了,洗洗手給您找口服藥。”病人:“姑娘你這句話說到我心坎上了,我家人都被隔離了,就怕給你們添麻煩,你先忙完。”聽了病人說的話后,心理感到很暖,這次疫情好像把大家都團結(jié)在了一起,我們相互理解,相互溫暖,相互保護。
在這次抗擊疫情中,我們的不平凡,見于平凡;平凡中,更顯不凡。沒有神的光環(huán),握緊手中的平凡,此生此心無憾,生命的火已點燃!
/張晨/
英雄的城市
“武漢是一個英雄的城市……”返程的旅途中,看著稍微有點兒生機的街道,來往不算多的車輛鳴笛歡送,腦海里又回蕩起鐘院士的這句話,心中喜悅與難過摻雜。我喜悅,是因為我們圓滿完成了祖國交給我們的任務(wù),武漢終于要重新站起來了!我難過,是因為我們即將要離開這座同英勇不屈的武漢人民并肩奮斗60天的城市了……
回想之前7床的老奶奶,離不開高流量的吸氧,上廁所只能在床邊,如廁結(jié)束后我要幫她擦,她擺擺手說,我是大便呀,你不要擦了吧?我說,不礙事的,您抬起來一點就行啦!連住在隔壁床的兩個阿姨都一個勁兒地替她表示感謝。還有的病人,一定要看清我們防護服上寫的名字,喊出姓名表示感謝,我特感動,這小小的舉動卻很溫暖,防護服上的名字,不單單方便認(rèn)清隊員,也拉近了我們醫(yī)患彼此的距離。記得有一次我穿的防護服尺碼有點兒大了,裹得又嚴(yán)實,衣服里面氣鼓鼓的,活跟個大白似得。病區(qū)里有一個小伙子,每次去他房間,他都要笑話我的衣服,還問我,為什么你的衣服比人家鼓那么多?后來,在我站床邊為他封針的時候,他終于忍不住了,笑嘻嘻地問:“我可以戳一戳你的衣服嗎?”我就輕輕地說:“沒問題啊,你輕輕戳一下戳不破的,但是你可要好好洗手消毒啊。”還有33床的叔叔問我會不會唱穆桂英掛帥…真慚愧,我不會唱,他特別詫異說,河南人不應(yīng)該都會唱的嗎,那你什么時候?qū)W會了來給我唱啊!可惜我一直也沒學(xué)會,還是有點遺憾的……
一幕幕溫暖和睦的畫面,無時無刻不在病區(qū)上演,有的病人為我們做翻譯,有的病人要求熱水只打半瓶,為的是不讓我們提得太重…兩個月下來,病區(qū)里的氛圍越來越輕松快活,沒有初到時那么死氣沉沉,那么緊張了,病人們也都愈來愈有精神氣。他們是英雄,為了戰(zhàn)勝病魔,重拾信心,懷著感恩的心來配合我們的工作。
每天醫(yī)院與賓館兩點一線間,來來回回風(fēng)雨無阻,接送我們的班車師傅一趟又一趟地奔波。賓館的工作人員為了我們吃好喝好住好,為我們熬家鄉(xiāng)的雞蛋碎面湯、胡辣湯,做羊肉燴面;有隊員過生日,就會送上精美的小蛋糕和長壽面祝賀;一天之內(nèi)六七次的安全消防巡查,背著消毒噴撒桶為賓館消殺,有任何需要一個前臺電話很快就來到我們身邊。他們也是???雄,是為我們保駕護航的幕后英雄!
在醫(yī)院,我們奮力戰(zhàn)斗,回到賓館我們也要活力滿滿地過業(yè)余生活。慶祝三八婦女節(jié),隊里專門搞了場體育比賽,我報了跳繩。想想那幾個預(yù)賽跳出每分鐘190多個的高手,真是佩服。我練習(xí)的時候一口氣半分鐘下來能跳九十個,前提還是不能斷掉……正式比賽的時候我斷了四五次,跳了144個,雖然沒有名次,但是重在參與。我們隊的羽毛球是團體一等獎,作為賣力加油的啦啦隊員之一,我也很開心,回想當(dāng)時的各種應(yīng)援口號還記憶猶新。“俊華俊華,絕代風(fēng)華!”“波哥波哥,絕世帥哥!”“李娜李娜,場上一霸!”“周潔周潔,出師必捷!”“昊澤昊澤,勢在必得!”你們是我心中的羽毛英雄~
點點滴滴,歷歷在目,60天的馳援生活,酸甜苦辣咸,我們都一一品嘗了……山河無恙,我們靜待花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