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天亮前總會有一段非常黑暗的時光,沒有星辰月光,沒有歡聲笑語。可這段時間里,會有人提著燈,保護著病痛中的患者穿越一個又一個迷障。身著白衣,心有錦緞。慶幸我選擇了護理這個工作,能用飽滿的熱情、嫻熟的技術、純潔善良的心幫助患者排憂解難,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著自己的一顆熱心。一絲溫情,一份關愛,一滴汗水,讓我從青澀走向成熟……
與愛結緣,深情不改
記憶的列車倒回11年前的夏天,我告別高中生涯,踏入大學校門,開啟了人生不一樣的篇章,也是在那時,我開始接觸、了解護理專業。三年的大學生活轉瞬即逝,2012年那個伴著蟬鳴聲的炎熱的夏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普通外科病區,我由一名護理學生變成了一名護士,正式成為了一名白衣戰士。
八年來,我從懵懵懂懂的畢業生,成長為一個科室的中堅力量,回想起在護理工作崗位上度過的一幕幕,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心中感概萬千。都說萬事開頭難,我依然記得第一次跟著老師搶救危重患者時的緊張,第一次進入手術室時的亢奮,第一次獨自值夜班時的不知所措,第一次遭受患者不理解時的委屈,第一次得到領導的表揚時的喜悅……各種各樣的第一次匯聚成一本記憶的相冊,每每打開品讀,都會促使著我進步,鞭策著我成長。八年來的工作經歷也使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要付出辛苦和勞累,但同時也給我帶來很多快樂。
今年6月份,我科收住一名老年患者,診斷為雙側腹股溝疝,老大爺的情況比較特殊,是一位五保戶老人,入院后科室主任、護士長積極協調,為老大爺開通綠色通道,先行就醫,完善術前相關檢查,在科室精湛的醫師團隊的合作下進行了“雙側腹股溝疝疝囊高位結扎術+右側精索鞘膜切除+左側鞘膜翻轉術”。術后第一天,巡視病房時,我發現老大爺無陪護,和患者溝通后得知陪護家中有事,不能留陪,而老大爺術后臥床暫不能離床活動,我協助其翻身時發現小便浸濕了床鋪,我立即安排好其他工作,為老大爺更換床鋪、衣物,待一切收拾妥當,也已過了午飯時間,顧不上吃飯,匆忙又去為老大爺買了午飯,接好開水涼好,同時告知我們值班護士多留意……接下來的幾天,在護士長與大家共同的照顧下,老大爺順利康復。出院時,老大爺激動地對我說:“小盼啊,這次住院多虧了你的照顧我才能這么快康復,都不知道該怎么感謝你了。”當面對老大爺的感謝,我覺得一切努力都值得的。
與愛同行,執著堅定
我曾在書中讀過這樣一句話:人們常常把護士稱為白衣天使,因為天使是生命和愛的象征,護士所從事的就是天底下最高尚的職業,呵護健康、挽救生命,對待所有的患者我們秉承“生命平等且高于一切”的價值觀念,給予每一位患者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不論是白班還是夜班,不論酷暑還是寒冬,只要是患者有需要,我定會不遺余力,全力以赴。
記得2017年的一個深冬,我值夜班,已是凌晨2點鐘,病房傳來此起彼伏的呼嚕聲。叮鈴鈴……,電話突然響起,“您好,有一個外傷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已經到樓下,請立即準備搶救患者。”我立即將該患者安排在搶救室,準備搶救物品及器材,配合醫生進行搶救,建立有效的靜脈通路,心電監護,吸氧,止血,配血,行術前準備并送入手術室,分秒必爭的半小時,術后患者轉危為安,我也長長松了一口氣。
還記得科室接收過一位高齡的胃惡性腫瘤晚期患者,剛轉入科室時,生命體征非常不平穩,我當時作為夜間值班護士不放心老人的病情,每15~30分鐘就去巡視病房,觀察生命體征、輸液速度、微量泵的泵入……當看到老人安靜的入睡,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后來患者的病情接近臨終,食欲和精神都很差,作為他的責任護士,我心急如焚,每天在完成護理工作的同時,與老人聊天、說笑,進行心理疏導,分散老人的注意力,以此減輕他的痛苦。當患者留置胃管時,老人不愿張嘴,口腔護理的操作很難進行,常規口腔護理使用的血管鉗不易伸進去操作,我很著急,與老人一邊溝通,一邊耐心地用滴管把生理鹽水一點一點滴進老人口中,再用長棉簽輕柔地進行口腔清洗,生怕老人不舒服。這么多年,這樣的場景和故事不勝枚舉。
時間帶走的只有青春,帶不走的是我們對南丁格爾精神的信仰和追求。11年與醫相伴,8年臨床工作生涯,讓我明白在病痛面前人人平等,讓我見證了患者恢復健康的喜悅,讓我知道如何平等、善良、真誠地對待每一個生命。外剛內柔是對我們最恰當的形容詞,外剛,體現出的是工作上的干練灑脫;內柔,表現出的是待人接物中的溫暖善良。今后的日子,我將繼續以愛之心,與醫同行,為患者減輕痛苦。白衣無悔,青春當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