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的王老先生因近期便血、消瘦就診于我院消化病科一病區,科室主任武利萍為其完善結腸鏡檢查后診斷為結腸癌,由于沒有其他轉移,遂行結腸癌根治術。武利萍憑著職業敏感性,考慮到結腸癌有遺傳特性,建議王老先生的子女完善結腸鏡檢查排除隱患,經過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后,患者同意為子女做相關檢查,結果是小女兒確診直腸癌,外科手術勉強保肛;大女兒確診為結腸癌,剩余子女尚待檢查……
最近,接連有兩位名人也因為腸道疾病上了熱搜,一位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為潰瘍性結腸炎無法堅持工作,提出辭去日本首相的職務。潰瘍性結腸炎雖然是一種良性病,但是經常反復發作,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非常痛苦。而且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發生結腸癌的風險是普通人的5至15倍。另外一位名人是漫威電影《黑豹》男演員查德維克·博斯曼,因結腸癌去世,終年43歲。
什么是結腸癌?
結腸癌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多發生于直腸與結腸的交界處,因此經常與直腸癌被統稱為結直腸癌。結腸癌具有遺傳特性,有部分結腸癌直接受遺傳基因影響,有部分結腸癌具有家族傾向性。結腸癌會向多個內臟器官、組織侵犯,對患者身體造成較為嚴重的損傷。結腸癌致死率較高,如果能夠在早期介入科學合理的治療,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結腸癌是如何形成的?
腺瘤一腺癌途徑是結腸癌發生的途徑之一,結腸腺瘤是一種癌前疾病,如果這種疾病惡性發展,癌變的概率很大。臨床可通過腺瘤的體積、性質,來推測其癌變概率。但令人痛心的是,從息肉到癌變大約需要10年時間,明明很容易就能查出的病,卻因沒有防范意識,多數患者發現時已到了中晚期,錯失手術良機。
健康的腸道是光滑的,早期病變往往是在腸道黏膜上突起來一小塊,這種突起70%~80%會變成息肉,然后再慢慢惡變成癌。每一次變化都有足夠的時間和相應的方法進行治療,而且方法相對簡單,治好了就可切斷腸癌演變之路。因此,開展結腸鏡檢查非常重要。
如何早期發現結腸癌?
結腸鏡對一系列結腸癌及癌前疾病的診斷都有重要意義,通過這種檢查,可以清晰地觀察到結腸內部情況,還可以確定病變的部位、大小,初步判斷腫瘤浸潤范圍。在結腸鏡檢查過程中可以直接取樣,然后通過病理分析確診。
武利萍溫馨提醒大家,男性過了40歲、女性過了45歲一定要做一次結腸鏡,有家族史者提前5年檢查。如果沒有發現異常,就可以過3~5年再做結腸鏡檢查。如果發現有息肉,要及時處理,消除癌變隱患。
本期專家
武利萍
副主任醫師 碩士生導師
消化病科一病區主任兼內鏡中心主任。河南省消化專業學會委員。擅長對消化系統疑難雜癥的診斷與治療,熟練掌握胃腸鏡、超聲胃鏡、十二指腸鏡下各種診斷及治療,如消化道早癌篩查、胃腸息肉摘除術,粘膜下腫物的挖除、消化道狹窄擴張及支架植入術,食管靜脈曲張套扎術、賁門失遲緩癥POEM治療,ERAT、急診內鏡止血術,消化道異物取出術,并在豫東地區率先開展超聲內鏡檢查及介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