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口腔科口腔頜面外科團隊又完成一例腮腺深部腫物切除手術,為患者解決了困擾已久的苦惱。該手術的完成標志著我院口腔科對腮腺腫瘤手術技術的日趨成熟。
42歲的王女士,一年前無意間發現自己右側腮腺區長有一個核桃般大小的包塊,不疼不癢,沒有在意。但是不久前,包塊卻像打了氣的皮球一樣,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已經長得如同雞蛋大小,嚴重影響了面部美觀。經多方咨詢打聽,王女士輾轉來到了我院口腔科就診??谇豢浦髦吾t師楊中銳接診了王女士,經過詳細的檢查后發現,王女士瘤體較深,壓迫面神經,需要盡快手術。
楊中銳介紹,腮腺是腫瘤發病率較高的唾液腺,腮腺腫瘤是口腔科最常見的外科疾病之一。腮腺腫瘤的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但是這個手術并不簡單??刂莆覀儽砬榈拿嫔窠浽谌賰冉涍^,腮腺腫瘤恰好也在這個位置,處理不當很容易造成面神經受損,導致不可恢復的面癱,手術側眼睛閉不上,口角歪斜。面神經非常細小,容易誤傷,保護面神經,同時完整切除腫瘤是腮腺手術的關鍵。而且腮腺腫瘤大多突出在耳廓前方及耳垂下方,而部分腮腺深葉的腫瘤卻向軟腭、咽腔、顳下窩等阻力小的部位生長,與頸內動脈及頸外動脈的分支、Ⅸ~Ⅻ顱神經發生壓迫、粘連等,由于這種解剖結構的特殊性決定了手術切除腮腺深葉腫瘤較淺葉腫瘤的難度和危險性明顯增加,而對于腮腺深葉的大型腫瘤,手術入路的選擇非常重要,否則很容易傷及上述大的血管和神經。
王女士的腫瘤來源于腮腺,位于面側區,上緣鄰接顴弓、外耳道和顳下頜關節;下平下頜角;前鄰咬肌、下頜支和翼內肌的后緣,淺部向前延伸,覆蓋于咬肌后份的淺面;后緣鄰接乳突前緣及胸鎖乳突肌前緣的上份;深部位于下頜后窩內及下頜支的深面。腮腺的深面與莖突諸肌及深部血管神經相鄰,病理結果顯示為多形性腺瘤。腮腺一般大小約3~4cm,而王女士的腫瘤直徑約6cm,腫瘤生長如此迅速而又如此巨大實屬少見,區域切除對手術醫生是一種較大的考驗,要求主刀醫生必須熟悉腮腺和面神經的解剖細節,手術僅切除腫瘤和鄰近少量腺體,只解剖和腫瘤有關的面神經分支,將手術的創傷和面神經受損的風險都控制在最低水平。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楊中銳率領口腔頜面外科團隊為患者實施了腮腺深葉腫瘤切除手術,因腫瘤較大,又侵犯面神經,手術歷時1.5小時,術中出血不到100毫升。術后,王女士恢復良好,面形正常,無面癱等并發癥出現。
確診后應當如何處理?手術方式如何選擇?
楊中銳說,目前,手術是腮腺腫瘤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病情一旦明確診斷后,應盡早行術前檢查后制定和實施手術治療方案。手術原則是徹底切除腫瘤,保留面神經,并在遵循根治腫瘤的前提下,盡可能保存正常腮腺組織及其周圍器官的形態和功能。根據腫瘤位置、大小、性質,來選擇腮腺部分、淺葉或全切除等不同手術方式和預后。
楊中銳提醒大家,無論我們身體任何部位出現了異樣,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一定要盡早到專業的醫療機構咨詢和診治,不能因小失大,影響“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