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腸外科開展豫東地區首例全腹腔鏡下超低位直腸癌經括約肌切除術(ISR)
患者劉先生,66歲,罹患高血壓、腦梗塞病史多年,退休后間斷出現便血,在當地醫院以混合痔出血進行治療,效果不佳,為求進一步治療,遂來我院就診。肛腸外科主任皇甫深強為患者行肛診檢查后,考慮直腸癌,入院后行腸鏡檢查及磁共振檢查后明確為低位直腸癌,且T分期為T3。低位直腸癌尤其是超低位直腸癌因位置較低,多數患者喪失保肛機會,有些患者勉強行保肛手術,但因括約肌損傷或骶前神經損傷,會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及心理健康。
結合患者及家屬意見,皇甫深強立即組織多學科會診后,決定先行術前新輔助治療,經行4個新輔助治療后評估瘤體明顯縮小,出血及梗阻癥狀明顯改善,體力狀態評分明顯改善,在積極行圍手術期治療后,為患者施行了腹腔鏡輔助下超低位直腸癌經括約肌間切除術,術后患者肛門排便功能正常,恢復順利。該手術為豫東地區首例,為超低位直腸癌根治并保肛提供了技術支持。
(肛腸外科 劉利 李程)
創傷顯微骨科為一例腰椎管狹窄患者解除病痛
患者周女士,49歲,4年余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腰部疼痛,伴右下肢疼痛不適,以腰骶部及右側臀部疼痛明顯,在當地醫院行腰椎微創手術后癥狀無明顯好轉,遂來我院就診,門診以“腰椎管狹窄”收入創傷顯微骨科。接診醫師經過專科查體發現:患者右側臀部、大腿外側及右小腿前外側壓痛,右下肢肌力4級。雙足踇趾背伸肌力3級,右下肢膝反射稍減弱。根據MRI檢查并結合患者癥狀,診斷為“腰椎管狹窄”,具有手術指征??剖抑魅侮惓x帶領治療團隊經過謹慎的術前討論,建議為患者行“L3/4、L4/5椎管擴大成形髓核摘除椎間植骨融合釘棒系統內固定術”。
經過與患者及其家屬充分溝通和積極的術前準備后,陳朝輝團隊為患者施行了該手術,術中見L3-L5關節突關節增生,透視下雙側L3-L5椎弓根釘置入,椎弓根釘上鈦棒鏈接固定,刮除終板后椎間融合器植骨后置入L3/4、L4/5椎間隙,沖洗傷口后予以左側橫突間植骨及L3/4、L4/5關節突植骨,手術順利,術中未見明顯出血,患者恢復良好,現已康復出院。
(創傷顯微骨科 劉劍華)
腫瘤科微創與綜合介入病區為上腹疼痛患者解除疼痛
患者丁叔叔,60歲,自訴半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右上腹部疼痛不適,呈間斷性疼痛,伴食欲減退,在當地醫院行彩超檢查提示:肝內實性高回聲團,肝內多發占位性病變。為求進一步診治來我院就診。門診以“肝臟多發占位”為診斷收入腫瘤科微創與綜合介入病區。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提示:肝內多發占位,考慮肝癌。乙肝病毒表面e抗體(+);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4.腫瘤標志物示:AFP:>3000ng/ml?;颊咴\斷為原發性肝癌?;颊呒凹覍僖笫中g,完善術前準備后,該科醫師沈松鶴為其行DSA下肝動脈造影+栓塞+化療藥物灌注。術后患者恢復良好,患者右上腹部疼痛及食欲均有明顯改善。
(腫瘤科微創與綜合介入病區 張真真)
消化病聯合微創病區為一復雜膽道系統結石患者成功解除病痛
患者楊先生,67歲,最近一個月出現間斷腹痛,每次持續半個小時左右,至當地醫院給予藥物對癥治療后,癥狀緩解。近日出現持續性全腹脹痛,疼痛程度較前加重,遂來我院就診。門診以“腹痛查因 急性胰腺炎?急性闌尾炎?急性膽囊炎?”收入消化病聯合微創病區。主治醫師王航宇詢問患者病史,了解到患者24年前因“精原細胞瘤”在當地行手術治療;患有“腔隙性腦梗塞、腦供血不足9年,平素行走時偶有頭暈不適,未進行正規治療;7月前曾患膽源性胰腺炎住院治療。消化病科主任楊文義組織科室人員進行病情討論,結合患者病史及相關檢查結果,考慮患者為:膽囊結石伴膽囊炎合并膽總管結石及膽源性胰腺炎。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后,團隊決定在腹腔鏡和消化內鏡雙鏡聯合下為患者行復雜膽道系統結石治療,并為其制定了詳盡的手術方案。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楊文義、王航宇為患者在復合手術間進行了ERCP取石術。造影顯示患者肝外膽管擴張,膽總管下端多發結石,隨即實施了“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術、膽總管結石取石術、內鏡下鼻膽汁引流術”。繼而為患者變化體位,王新濤、董彥軍為患者實施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整個手術銜接緊密,歷時80分鐘順利完成手術。術后患者恢復順利,目前已康復出院。
(消化病聯合微創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