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隨著氣溫下降,不少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期待:“孩子別再感冒了!” 對于一些兒童而言,感冒成了這個冬季的“家常便飯”,吃藥如同“零食”一般,幾乎周周不斷,孩子病情反復最讓家長苦不堪言。
中醫學認為,兒童為稚陰稚陽之體,生理特點是:肝氣旺,脾胃弱,臟腑嬌嫩,形氣未充,腠理不密,衛氣不固。對寒熱變化比較敏感,易受外邪侵襲。冬季日照時間短、晝夜溫差大,寒冷氣溫是病毒繁殖的適宜條件,各種細菌、病毒活躍,可造成病毒大量繁殖,加上霧霾嚴重,空氣中的有害顆粒增多,可損傷呼吸道黏膜上皮,使纖毛清除能力下降,黏液分泌增多,為病原體感染增加條件。如果孩子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受到病毒入侵,反復感冒以及罹患流感。中醫始終強調“治未病”永遠比“治病”重要,今天我院內科醫學部護士長趙青華就跟大家講解一下冬季如何抵御寒邪,做好孩子的日常護理,預防小兒感冒,讓孩子健康、愉快地度過冬天。
衣被適度
天氣變涼,為了避免孩子受涼感冒,不少家長會有“給孩子多穿點,免得感冒”的想法。中醫認為小兒為純陽之體,而且活潑好動,穿衣應與年輕父母穿得一樣多,但是要比老年人穿的少,否則衣被過薄容易受涼,衣被過厚出汗過多同樣易于感冒。因此,家長應注意孩子在室內、室外衣服的厚薄,室外衣服可以稍稍厚一些,但室內衣服要依據室溫進行調節。判斷兒童衣被是否合適有兩個方法:一般認為穿衣多少以小孩的“背暖為佳”,被褥的厚薄以“足暖為準”,只要背部、雙腳暖和即可,千萬不要以小孩的手涼作為標準,因為在冬季孩子無論穿多少衣服,只要局部保溫不好,就可見到兩手冰涼。
避免食積
兒童脾胃稚嫩,在積食時,最容易出現內熱,促使皮膚汗孔打開,冬天氣候寒冷,容易感受風寒,反復感冒。另外,孩子頻繁積食,會耗傷脾胃功能,營養不足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不足以抵抗外邪的入侵,就容易導致反復感冒、咳嗽等疾病發生。所以,家長要減少孩子積食的出現,冬季在保證一日三餐正常進食的情況下,以蔬菜為主,適量添加肉食,少吃油膩、不好消化的油煎食品;膳食中應多補充產熱營養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以提高機體對低溫的耐受力;及時補充水分,適當給孩子多食用汁多的食物及水果,冬季氣候干燥,加上室內暖氣,孩子容易出現口干、鼻干和咽干等缺水癥狀。
起居有常
冬季陽氣趨向收斂,兒童的生理活動也應順應自然界陰陽的變化,《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中指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冬季晝短夜長,白晝為陽,夜晚為陰,早睡可順應天早黑有利于陽氣潛藏,晚起可應對天遲亮則利于陰精蓄積。保證充足的睡眠,對兒童尤為重要,更有利于來年春季“抽條發枝”。避免晨起天氣較涼的時候進行戶外活動,選擇天氣晴好、較溫暖的時候戶外活動,經常曬太陽,在陽光最強烈的正午,以身體背面沐浴陽光,可以達到強壯人體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有利于扶助臟腑正氣,增強兒童體質,抵御外邪。冬季流感高發,盡量不要帶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外出佩戴口罩,室內每天通風,保持空氣流通。
藥物干預
中醫將反復呼吸道感染兒童分為兩型,一是肺衛氣虛型:孩子除了反復感冒外還有面黃、多汗、厭食、乏力等癥狀。二是肺胃實熱型:孩子平時有咽紅、口臭、厭食、大便干燥等表現,稍感風寒即發感冒,若只有成人用藥,那么選藥用量需按照藥品說明書中不同年齡兒童用量減半服用即可,或到醫院請醫生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