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消化病科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超聲內鏡專家楊秀疆教授的指導下,開展了造影增強超聲內鏡檢查技術,成功為一例患者進行了超聲內鏡下增強造影檢查,高效明確了病變性質,為進一步治療爭取了寶貴的時間。該技術的成功開展,填補了河南省內造影增強超聲內鏡技術的空白。
患者為69歲女性,因“間斷腹痛半年,發現CA199(是一種與胰腺癌、膽囊癌、結腸癌等相關的腫瘤標志物)升高2周”入住我院消化病科一病區,患者入院完善胸腹部CT及胃腸鏡檢查,未見明顯異常。結合患者癥狀體征考慮膽胰占位性病變,而超聲內鏡在膽胰診斷方面有先天的優勢,能夠發現膽胰方面的早期病變。在經過楊秀疆教授會診后,在我院內鏡中心為患者“一站式”完成了超聲內鏡、超聲內鏡下造影增強檢查,造影顯示患者胰腺尾部可見一乏血供病變,考慮胰腺癌可能性大。患者迅速明確病變性質后,及時進行了相應治療。
什么是超聲內鏡檢查?
消化病科一病區主任武利萍介紹,普通的胃腸鏡檢查善于觀察胃腸道表面黏膜層的病變,但對黏膜層以下的病變以及胃腸道外鄰近臟器的病變則束手無策,此時便需要超聲內鏡進一步檢查。超聲內鏡又被稱作為“內鏡醫生的第三只眼”。
常規超聲內鏡是診斷上消化道及毗鄰占位的準確手段之一,但它未能顯示病灶血流灌注特征,不能對腫瘤良惡性提供客觀依據,因此僅依據常規超聲內鏡影像判斷占位病變性質有較大局限性。而造影增強超聲內鏡術(CE-EUS)檢查與超聲內鏡相結合,能清晰顯示消化道管壁、毗鄰結構病變及占位血流灌注特征,是超聲影像診斷學領域的一個重要進展,借助于超聲造影,能夠清晰地顯示微細血管和組織血流灌注,能夠大大提高病灶的顯示能力、提高診斷的準確性、提高取材的有效性、評價治療的有效性。
超聲內鏡檢查的適應癥和禁忌癥
武利萍介紹,超聲內鏡檢查的適應癥:
1.判斷消化道惡性腫瘤的侵犯深度、淋巴結和周圍器官的轉移;
2.對胰腺疾病的診斷;
3.黏膜下腫瘤、腔外壓迫黏膜下腫瘤的診斷;
4.肝管外膽管疾病;
5.壺腹癌的分期;
6.賁門失弛癥的診斷及鑒別;
7.巨大胃黏膜皺襞的鑒別;
8.胃腔內的靜脈曲張、靜脈瘤的評價;
9.針對食管周圍腫瘤的EUS引導下細針穿刺吸取細胞學檢查;
10.對潰瘍性病變的鑒別診斷,判斷消化性潰瘍的愈合與復發;
11.針對胃周圍的臟器和腹腔病變的EUS引導下細針穿刺吸取細胞學檢查;
12.各種需 EUS 介入治療的疾病等。
而超聲內鏡檢查禁忌癥與胃鏡相似,具體如下:
1.絕對禁忌癥包括:
(1)嚴重心肺疾患,無法耐受內鏡檢查;
(2)上消化道大出血處于休克等危重狀態者;
(3)懷疑消化道穿孔患者;
(4)精神病患者或嚴重智力障礙而不能配合內鏡檢查者;
(5)腐蝕性食管炎、胃炎的急性期患者;
(6)明顯的胸腹主動脈瘤患者;
(7)腦卒中急性期患者。
2.相對禁忌癥包括:
(1)心肺功能不全;
(2)高血壓患者,血壓未得到控制;
(3)凝血機制障礙及出血傾向患者;
(4)高度脊柱畸形;
(5)巨大食管憩室、重度食管靜脈曲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