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生理現象,跌倒會疼痛,生病也會疼痛。2002年第10屆世界疼痛大會將疼痛確認為“人體第五大生命體征”,持續疼痛可能是需要治療的疾病。在醫學上把人類能夠感受到的疼痛感分為12個級別,級別越高,感受到的疼痛感就越大。
疼痛的危害
凡提起要做手術,很少有人不害怕,原因之一是手術后難以忍受的疼痛。調查發現,約95%的手術患者會因對疼痛的懼怕而引起擔心、焦慮和不安,有些則引起心慌、血壓增高。疼痛看似只是簡單的不良刺激,但是實際上可能會引起機體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變化,例如:
①對機體自主神經系統的影響:使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壓上升;
②精神方面的改變導致煩躁不安、憂郁,繼之影響到消化系統功能、體力的恢復;
③內分泌、激素的影響,直接和間接使各種身體功能發生改變。
術后鎮痛泵是什么?
術后因疼痛而不敢用力呼吸、咳嗽及轉動體位,分泌物不易排出,引起肺不張和肺部感染等。長期以來,人們認為術后疼痛不可避免,傳統的鎮痛方法也只是注射止痛藥物,但存在鎮痛時間短、需反復用藥等缺點。
近年來,臨床疼痛治療出現了一種新技術——藥泵技術,給藥方案轉向由患者自行給予,即患者自行利用藥泵“患者靜脈自控型鎮痛泵”。當患者稍感疼痛時,只需按動鎮痛泵的按鈕,鎮痛藥便通過導管慢慢輸入體內,其量小且輸入均勻,使藥物在體內保持穩定的血藥濃度。按壓次數和藥物用量可由患者自我調節,這樣可使鎮痛藥“按需供應”,避免了傳統方法血藥濃度波動大,副作用大的情況。
鎮痛泵的作用
1.減輕患者痛苦是最主要的目的。疼痛作為第五個生命體征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而要求不痛,是患者的基本權利。
2.可行走的硬膜外鎮痛不影響患者自由活動,增加患者的舒適度,提高醫院的服務水平。
3.完善的術后鎮痛能使患者早期活動,減少下肢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發生,促進胃腸功能的早期恢復。
4.減少術后患者體內的兒茶酚胺和其它應激性激素的釋放,有利于降低心率,防止術后高血壓,減少心肌做功和氧耗量,對心功能障礙患者有利。
鎮痛泵的適用范圍
1.手術范圍廣、時間長的患者,如各科的癌根治手術、頭頸胸腹的聯合手術。
2.開胸、開腹且切口較長的手術患者。這類病人常需胸腔引流管、胃管,如果因為疼痛而不愿翻身、咳嗽,容易增加肺部感染的發生率。
3.泌尿外科前列腺電切術的患者。使用術后鎮痛泵有利于緩解前列腺痙攣,減少出血。
4.骨科大手術患者。
5.部分腹腔鏡手術患者。
6.對無痛有強烈要求的患者。
良好的術后鎮痛不但可以減輕手術創傷引起的疼痛,減輕機體應激反應,防止圍術期并發癥,而且能促進患者術后的恢復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