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6歲的劉先生來到我院中醫日間病房,忸怩不安地向副主任醫師尚祥嶺訴說著自己難以啟齒的問題。原來劉先生最近出現遺尿的問題,讓劉先生很郁悶,這原本是小孩的毛病,為啥會出現在正值壯年的自己身上。
尚祥嶺耐心傾聽,了解到劉先生有6年的糖尿病史,兩年前做彩超檢查發現膀胱殘余尿157ml,完善檢查后診斷為“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經過持續規范治療,劉先生的膀胱殘余尿好轉不明顯。兩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遺尿癥狀,夜間和午睡都會出現遺尿,嚴重影響了劉先生的工作生活,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壓力和痛苦。經過多方診治,但是效果依然不佳。
結合劉先生的病史,尚祥嶺團隊進行綜合分析,現代醫學認為這是由于高血糖損傷自主神經,引起自身神經功能障礙,從而出現排尿障礙,屬于糖尿病并發癥中的神經病變。
傳統中醫則認為該患者體質為腎水虧虛,腎水匱乏導致肺燥,進而引發肺金沉降收斂不足。在肝升和肺降的臟腑平衡中,出現了肝臟疏泄過度的失衡情況,故而出現遺尿。同時因為肝升過度,又引發了膽火不降的身體變化。
針對劉先生的情況,尚祥嶺認為治療使用普通針刺關元、腎俞等穴補腎元強封藏;用艾條灸至陰穴,足三里穴,關元穴以引火歸元,促進膽火下行溫煦下焦;用中藥口服引腎水生肝木除肝風抑肝疏泄過度;用中藥外治補肺斂肺促沉降。以上四法合用,促進人體肝升肺降腎封藏的圓運動模型恢復正常,達到人體氣的運行“一氣流轉”的不斷循環狀態,通過這種個性化的綜合治療后,促進機能恢復。
尚祥嶺把中醫理論和治療方案詳細告知劉先生,并告訴劉先生在中醫日間病房不用住院就可以為劉先生進行治療,這樣白天治療,晚上可以回家休息。這正和劉先生的意愿,這樣白天治療后,不耽誤晚上輔導孩子學習。在病房里,安靜舒適的治療環境讓劉先生有了滿滿的“安全感”。治療兩天后,劉先生的遺尿癥狀明顯好轉,再經過后續治療后,遺尿癥狀基本消失。劉先生終于把心理的“包袱”卸下,笑容重回他的臉上。
尚祥嶺提醒,神經損害對身體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出現不適后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