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指出生到滿1周歲為此。幼兒指1周歲以后到滿3周歲之前。人類神經發育有著不同于其他動物的自身特點, 胎兒期神經系統的發育先于其他系統, 出生時腦重量約為成人的四分之一, 六個月時重量約為成人的一半, 4歲時腦重量近似等于成人。目前,從出生到2歲-4歲是被懷疑腦易受攻擊的時期,這是基于當時人類突觸形成的高峰期,因而學者們猜測這段時間內進行麻醉暴露, 會影響幼兒的神經發育。
每年,我國有百萬幼兒,相當于約10%的3歲以下兒童,需要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手術、醫療或診斷操作等。麻醉和鎮靜藥物對需要手術或相應手段解決痛苦和緊張的嬰兒、兒童是必要的,特別是當他們面臨危及生命的情況而需要手術時更不應拖延。此外,未經治療的疼痛也可能對兒童及其神經系統的發育有害。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麻醉藥物對兒童尤其是幼兒的潛在神經毒性一直是人們擔憂的問題。
鑒于已有的研究,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在2016年12月發出了關于全麻藥物的用藥安全提示:妊娠第3期至出生后3歲之間, 多次長時間麻醉暴露可能影響的神經發育。然而,這一警告主要基于動物研究。最近的人類研究表明,嬰兒或蹣跚學步的幼兒僅一次相對較短的全身麻醉和鎮靜藥物接觸,不太可能對行為或學習產生負面影響。然而,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全面描述早期生活中暴露在麻醉下對兒童大腦發育的影響。
到目前為止,相關的人體研究僅限于觀察性研究,而且并沒有得出確切、一致的結論。近日,一項涉及7個國家700多名幼兒的試驗在《柳葉刀》發表,這項研究包括:28家醫院納入了722名接受腹股溝疝修補術(幼兒最常見手術之一)的兒童,隨機將他們分配到全麻組(363人)或局麻組(359人)。隨訪至2016年的中期結果顯示,試驗中的兩組兒童在2歲時,神經發育結果沒有顯著差異。5歲時的測試表現通常能夠強烈預示兒童在未來的表現。這些兒童在5歲時接受了一系列測試,包括智商分數、記憶力、注意力、執行能力(一項幫助記憶、沖動控制和計劃的能力),以及他們的行為表現。在調整了一系列影響因素后,結果顯示,全麻組和局麻組兒童的平均智商分別為98.87分和99.08分,智商測試得分和其他一系列神經認知功能測試結果都沒有顯著差異。研究領導者,澳大利亞默多克兒童研究所Andrew Davidson教授表示,研究結果“應該讓衛生專業人員以及全球數百萬需要接受麻醉的幼兒的父母放心。這一發現意味著,不再需要因擔憂麻醉風險,而讓兒童承受延遲手術所帶來的潛在風險。
然而,兒童時期的不良神經發育會受到多種風險因素和保護因素的綜合作用,包括醫療環境、遺傳因素、家族和環境條件等。而最重要的是,這一結論無法拓展到長期或反復接觸全麻,或在同一臺手術中接受多種麻醉劑的兒童。家長和護理人員應與他們的孩子的衛生保健專業人員討論麻醉對大腦發育的潛在不良影響,以及在不損害孩子健康的情況下可以推遲的適當手術時機。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警告說,三歲以下兒童反復或長期使用全麻和鎮靜藥物可能會影響兒童大腦的發育。衛生保健專業人員應在兒童適當麻醉的益處與潛在風險之間取得平衡,特別是對可能持續3小時以上的手術,或如果3歲以下兒童需要多次手術。與父母、護理人員和孕婦討論需要麻醉和鎮靜藥物的手術或程序的好處、風險和適當的手術時機。
總之,全身麻醉藥物是否會導致神經毒性作用, 從而響幼兒神經發育, 這是一個極具挑戰也亟待解決的問題。盡管存在很多疑問, 但麻醉的應用依然是解決很多臨床實際需求的必要手段, FDA的提示也要求臨床工作中應充分權衡全麻應用的利弊, 盡可能縮短麻醉手術的時間, 減少嬰幼兒期不必要的手術麻醉。
參考文獻
[1]Safety Alerts for Human Medical Products>General Anesthetic and Sedation Drugs:Drug Safety Communication-New Warnings for Young Children and Pregnant Women[EB/OL].[2018/2/5].https://www.fda.gov/Safety/Med Watch/Safety Information/Safety Alertsfor Human Medical Products/ucm533195.htm.
[2]U.S.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Drug Safety Communication: FDA review results in new warnings about using general anesthetics and sedation drugs in young children and pregnant women.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