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全媒體記者胡海娟報道 今年4月11日是第26個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是以運動和非運動癥狀為特征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是威脅老年人健康的僅次于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三大殺手。為增強廣大人民群眾對帕金森病的防范意識,增進全民健康,4月11日上午,河大一附院在該院11號樓前開展了世界帕金森病日“防疫抗帕,全程管理”義診活動,為廣大人民群眾普及帕金森病相關知識。
在義診現場,由該院神經外科、神經內科、臨床藥學室、康復醫學科、營養科及相關科室專家組成的帕金森病MDT診療團隊,為大家講解了科學抗帕的最新理念,通過詳細的問診和檢查,幫助前來咨詢的群眾判斷病癥,并為其提出生活上的建議及注意事項,讓更多人對帕金森病有了深入的認識。
據悉,河大一附院帕金森病MDT診療團隊長期致力于帕金森病等運動障礙性疾病的內外科綜合治療,逐步建立起科學抗帕的長效機制,實現了醫患的良性互動,為“防疫抗帕,全程管理”的目標不斷努力,為廣大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
河大一附院神經內科主任李曉暉表示,帕金森病并不可怕,由于人們對其認識不夠,造成很多患者未能在早期及時就診和接受治療,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他強調,當發現手指、下巴、身體、腿、嘴唇或者舌頭出現連續性或間歇性的震顫;嗅覺丟失;發音過弱;手腕、肘部、臀部或者膝蓋(僵化)繃緊;走路是短小、拖曳的步伐,不擺動手臂或者走路起始、終止、轉向有困難,或者疼痛以致難以移動;經常發生眩暈或暈厥;當可以站立的時候,卻彎腰、斜靠或低頭垂肩,有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前兆,要盡快到醫院檢查。
圖為義診活動現場。全媒體記者 胡海娟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