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營養和免疫力至關重要?
如果長時間飲食失衡從而導致營養不良,受損的免疫系統往往會讓各類疾病有了可趁之機,尤其是當關鍵營養素不充足,免疫力降低的表現會更加明顯。長期穩定的合理膳食均衡營養,是機體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的重要保障條件之一。
提高免疫力,均衡營養是關鍵!
每一種必需營養素幾乎都和免疫力體系的搭建密切相關。在《中國居民膳食寶塔2016》的基礎上,為大家整理了幾條飲食原則。
提高免疫力的營養原則
1.適當多吃魚、禽、瘦肉、豆制品等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
蛋白質是構成機體的重要物質,其中包括人體免疫系統中的各種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如溶菌酶、免疫球蛋白、抗原、抗體、乳鐵蛋白等都是蛋白質。在蛋白質營養不良時,易造成感染。
以畜、禽、魚、蛋、奶、豆作為優質蛋白質的來源,提高蛋白質吸收率和利用率。魚、肉、禽等可以每日不同搭配地吃,蛋、奶、豆做到每日攝入,比如保證每天一杯奶、一個雞蛋、一把豆子或適量豆制品。
2.三餐食物多樣,保證主食攝入。
建議保證一日三餐以及每日有12種以上的食材,每周25種以上。
以三口之家為例,早餐包含奶、蛋、谷類和堅果,中餐和晚上盡量有主食+ 2~3種蔬菜+ 1~2種蛋白質來源(最好不重樣),就能輕松滿足食物多樣的要求。
增加全谷物和薯類的攝入,它們通常富含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全谷物主要為糙米、燕麥等,薯類為紅薯、芋頭等,以它們來代替一部分的主食,減少精糧的攝入。
參考的做法是,可以在早餐多食用粗制燕麥片、全麥面包、糙米粥等,正餐可以食用薯類代替一部分白米飯。
3.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水果削皮,蔬菜最好不要生食。
眾多維生素和礦物質與酶、激素和抗體有關。直接或間接對人體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體缺乏鈣、鐵、鋅、硒元素,會使免疫細胞活性下降、抗體分泌減少。
蔬果中不僅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2、葉酸、鉀、鈣、膳食纖維等營養素,同時也有豐富的植物化學物質,建議大家每天至少攝入4~5個品種,超過500g的蔬菜,其中最好一半以上是菠菜、西藍花、胡蘿卜、番茄這一類的深色蔬菜,水果攝入也至少達到半斤左右。蔬菜中還含有多種植物化合物,如類胡蘿卜素、皂苷、多酚、大蒜素等具有抗氧化和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4.控制食鹽,選擇搭配均衡的食用油。
鹽不過量對于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吃的過咸不??容易水腫,還會增加高血壓和胃癌的發病風險。
食物油的選擇,同樣講究“種類多樣,搭配均衡”,尤其是多種植物油依據營養學原理的均衡搭配,從而各種脂肪酸之間達到人體所需的“黃金比例”。與人體的需求更吻合的“黃金比例植物油”對健康和免疫力的提升意義重大。多不飽和脂肪酸能有效增強人體免疫系統的防御功能??例如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對機體有抗炎作用,如EPA(二十碳五??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可以以多種途徑減少炎癥、肺部感染的發生,改善細胞免疫,同時還能抑制或刺激人體免疫系統。
應該注意的是,過量攝入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可能會對人體免疫起到抑制作用,脂肪的攝入應該適量。
5.調整腸道微生態。
膳食中的膳食纖維與腸道微生物關系密切。膳食纖維、寡糖和多聚體等,誘導產生腸道有益菌群,益生菌可以直接進入人體內發揮作用。如人體補充雙歧桿菌等有益菌,在體內產生細菌素,同時可以刺激宿主產生防御素,也可以激活巨噬細胞,增加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強機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
腸道菌群不但對人體免疫系統發揮重要作用,還可決定一個人的胖瘦,甚至影響一個人的智商和患老年癡呆癥的概率。
保護腸道菌群,我們該怎么做?
腸道菌群和我們分享食物,所以我們吃什么自然會影響到腸道菌群。益生元又叫“可發酵的纖維素”,說白了就是腸道菌群喜歡的食物。高膳食纖維的食品,比如瓜果蔬菜、全麥制品都是腸道菌群的最愛。健康的腸道菌群不但要看數量還要看種類,健康細菌種類越豐富,對健康越有利;而富含膳食纖維的飲食就可以很好的幫助維持腸道菌群地多樣化。
為什么服用抗生素每天搭配酸奶更健康?
當人體長期處在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包括飲酒)、嚴重痢疾、長期使用抗生素等情況下,腸道菌群嚴重不足或者失衡,光靠益生元就挽救不回來了。這時候就需要補充活的健康細菌:益生菌,以盡快恢復腸道菌群健康。益生菌在許多發酵的食物里可以找到,例如富含乳酸桿菌和雙歧桿菌的酸奶。現在市面上推出的含有大量益生菌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大家在選購的時候,可以留意下所含的菌種,盡量選購菌種多樣的產品。
6.足量飲水。
水分進入人體內后,可以及時補充腸胃道對食物進行消化過程中所需的水分,使大便不燥結,容易排出體外,從而預防便秘。喝水要遵循少量、多次、慢飲的原則,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蔬菜湯、魚湯和雞湯不僅可以提高食欲,也可以增強抵抗力,但要注意喝湯不能代替吃肉。
7.飲食無法均衡時,合理選擇營養補充劑。
針對無法保證從膳食中攝入充足營養的情況,建議通過科學合理選擇營養素補充劑來彌補,尤其是中老年人群、平時抵抗力相對較低的人群,可以適當選用營養素補充劑(如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膳食纖維、乳清蛋白粉、益生菌制劑等)對改善營養缺乏、提升免疫力還是有效果的。
8.盡量分餐、使用公筷公勺。
雖然家人知根知底,但因為偶爾的外出,每個人的抵抗力不同,也會增加感染病毒的風險。為避免家人之間的人傳人,吃飯時,大家最好使用公筷公勺,降低傳染危險。
也許只有在和病毒殊死抗爭的特殊時期,人們才意識到原來一直被我們“忽略”的免疫力竟然這么重要。均衡營養所帶來的良好免疫力,某種程度上才是我們生存的有效競爭力。
營養與免疫系統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相互促進的聯系。膳食營養對調節機體免疫力至關重要,疫情特殊時期,營養均衡尤為重要,要保證充足的能量和優質蛋白,多吃水果和綠葉蔬菜,可適當攝入膳食補劑補充維生素和礦物元素,補充充足的水和膳食纖維,選擇富含益生菌的酸奶或益生菌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