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去九月的風塵,金菊飄香的十月,帶著微笑向我們姍姍走來……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像往常一樣開始了既忙碌又充實的一天。
“大伯,昨晚睡得好嗎?”“大哥,昨晚還疼得厲害嗎?有沒有用止痛藥?”“阿姨,您放松,我幫您翻個身……”整理床頭柜、拉平整床單,更換被服……一切都迅速而又井然有序。
細心觀察,及時發現化解患者不良情緒
一名被鋼板砸傷的患者急診轉入我科,工友們把他送來時,他極為恐懼慌張,雙手按壓著出血的腳,見到我們很急切地問;“我的腳怎么樣?嚴不嚴重?會不會被截肢……”工友們亦是手足無措,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值班護士尹珂馨積極安撫患者及工友,努力平復他們的情緒。經過快速的判斷和評估,醫生決定為患者立即進行急診手術。
責任護士李海華在換液體和做治療的時候觀察到患者經常是愁云滿面,整日默不作聲。下午做治療時,她主動找患者聊天,詢問他的感受,噓寒問暖,慢慢地患者放下了戒備,打開了心扉。他說自己是家里的頂梁柱,這一生病住院,需要一大筆醫藥費用不說,還不能為家里掙錢了。全家人都在指望著他,他不能倒下,受傷的腳也不知道能不能恢復如初,說著說著眼圈紅了……了解到患者焦慮的原因后,護士長丁潔為他講解疾病的愈后術后康復及功能鍛煉,責任護士對患者家屬進行告知宣教,家屬也開始不斷地寬慰患者。慢慢地,患者變得樂觀起來,對未來又充滿了希望,除積極配合治療外,還主動與我們說話,鼓勵病友。
溫馨服務,構建和諧護患關系
髕骨骨折的賀大爺只要一入睡血氧飽和度就特別低,因為他耳背,所以我們只有不停地大聲呼叫才能使他清醒。每次呼叫都惹得賀大爺特別心煩,不配合治療,情緒煩躁,甚至多次有輕生的想法。通過與賀大爺的交流,我們判斷出賀大爺的身體和心理都需要精心照顧。需要先穩定好賀大爺的情緒,再做治療。我找到賀大爺的家人問及賀大爺的情況,才知道賀大爺心里還擔心著家里桃子的收成。
第二天我來到病房床旁,賀大爺面無表情地瞥了我一眼,隨即把頭又朝向了另一邊。“賀大爺您好好配合我們的工作,這樣病才好的快嘛!您的三個閨女真孝順!現在桃子熟了,您三個女婿幫著把家里的桃子收了,還幫著找了個賣桃子的好渠道。”一提及桃子的事,賀大爺立馬有了精神并把頭轉了過來。對他的疑惑我一一做出了回答。我還告訴他,“您的住院費用,新農合會報銷一大部分,花不了多少錢的。只要您安心治療,很快就康復了。”賀大爺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此后,每次為賀大爺做治療時、輸液時他都會主動把手伸出來。慢慢地我們有了默契,賀大爺也不再排斥做治療。
我們用心去探索患者行為背后的原因,通過有效溝通,了解患者的心聲,盡量滿足患者的基本需求,通過傾聽和陪伴來減輕患者疾病和心理的痛苦。我們相信,只要去做,就會有收獲。
晨床頭交接的熱淚,是護理職業的光輝
像往常一樣,護士長丁潔帶領急診創傷外科護理人員,來到患者病床前進行護理查房。一位患者的老母親緊緊握著護士長的手,她很激動卻又不知該如何表達,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說著“謝謝,謝謝”。聽著這質樸的語言,看著患者年邁父母濕潤的眼框和發自肺腑的微笑,我的內心瞬間激起一腔熱血,在這一刻我看到了護理職業的崇高與偉大,耳邊響起南丁格爾的誓言。因為我從沒想過只有在電視劇里發生的這一幕卻真真實實地出現在我的面前。我想這就是我們每一個臨床醫護工作者的人生常態:在細微處溫暖人心,在平凡中呵護生命,同時收獲幸福和希望!
在急診創傷外科工作以來,我逐漸明白護理工作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輝煌,卻寫滿了簡單而又平凡的愛。打針、發藥、鋪床、輸液,我們在辛苦中呵護著患者;交班、接班、白天、黑夜,我們在勞累中守護著生命。
九月的風景已經過去,十月的陽光依舊燦爛。我們堅守在這里,努力守護好每位患者的健康,這是我們的初心,也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護理人員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