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顆螺絲釘,你是否堅守了你的崗位?
我很慶幸,我是一名白衣天使,用職責與奉獻踐行著醫務人員的宗旨,我們用心靈去溝通心靈,用生命去溫暖生命,用心去服務,用愛去服務。
夜班忙碌的工作中,電話鈴聲突然響起,打破了深夜的寧靜:“您好,老師,我這里是急診科,現在有一位老年男性患者急需住院,麻煩你們準備一下,患者馬上就到。”掛斷電話后,我就在思考,這個時間點來的患者肯定病情都比較重,于是就安排在了離護士站比較近的過渡病房,并立即通知值班醫師做好搶救治療的準備。幾分鐘后,患者到達病區,是一位93歲的老爺爺,陪護是他87歲的老伴,看著老奶奶蹣跚的步伐,我立即迎了過去,值班醫師把老爺爺推進病房,我接過老奶奶手中的物品。經過簡單詢問得知,老兩口一直生活在一起,因疫情的原因,孩子在外地都無法回來。
聽到這種情況,看到這種場景,我的眼淚不由得在眼眶內打轉,想起了我在老家的母親也有好久沒有見過面了。經過查體及查看檢查結果,老爺爺病情暫時穩定,按照流程給他進行了評估、治療、護理。一回頭,看到坐在一旁氣喘吁吁緊張的老奶奶,正焦急地看著我們。我連忙解釋道:“奶奶,爺爺沒事啊,您別緊張,注意好您自己的身體!”老奶奶顫顫巍巍地握著我的手說:“孩子,謝謝你們啊,孩子都不在身邊,這邊就我們老兩口,你說這可怎么辦啊……”“奶奶您不用害怕,我們科室人員都會像您的孩子一樣照顧您的,您也別客氣,有啥需要了直接吩咐我們就行啊。”說著我幫老奶奶把隨身帶的物品整理起來。老奶奶說:“孩子,你看我這腦子,一著急什么都沒帶。”看到老奶奶在自責,我突然間想起,昨天護士長為大家準備的生活用品,我還沒有使用,就趕忙去為老奶奶打了熱水,準備了生活用品。一切整理完畢,這時已經是凌晨了,老奶奶還一直坐在老爺爺旁邊。“奶奶,您快休息吧,您這年齡這么大了,不能熬夜。”“不行啊,孩子,我得幫老伴看著液體,不然一會滴空了怎么辦?”“您就放心交給我吧,我幫您看著。”老奶奶這才放心地睡下,幾次巡視病房,看到老奶奶熟睡的臉上還掛著一絲絲笑意,這個夜班雖然忙碌,但心里卻是美滋滋的。
這對于我們來說是一件習以為常的小事,可是兩天后,護士長卻拿著一封厚厚的感謝信來到我面前,說:“沙沙,17床家屬張奶奶對你特別感謝,不知道如何表達,給你寫了一封感謝信。”字里行間都表達了老人對醫院的認可,對醫護人員精湛專業技能、熱情周到服務的高度褒獎。樸實無華的言語,讓人看到的是醫患之間的真誠與和諧,作為一名護士、一名黨員,我深知豐碑無語,行勝于言,患者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就在患者心中就有多重。
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的花香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這就是我們,護理工作永遠是愛與奉獻的演繹。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要在每個瞬間,給需要我們照料的患者送去溫暖,用我們涓涓細流般的愛心來撫慰每一顆病痛的心靈。
神經內科二病區在主任、護士長的帶領下,將服務落到實處、細處,切實解決患者和家屬的后顧之憂,讓患者享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服務。以患者為中心,做到心中有患者、眼中有患者、耳邊有患者、手中有患者、身邊有患者,在踐行深化優質護理服務的路上,我愿如春風化雨,做患者健康的護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