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問我:“世界上誰的手最美?”我會自豪地回答:“是我們護士的手。”我們護士的雙手,猶如美麗的白鴿,為減輕患者的痛苦、保證患者的舒適與安全,時時刻刻做到輕、準、穩,盛滿人間的情意、生命的溫柔。
2022年12月下旬以來,我院迎來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就診高峰。作為老年危重癥患者的一線科室,老年病科的救治任務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床位緊張,患者病情危急。科室的護士們也都紛紛“中招”,高燒、咳嗽、頭疼……病毒感染后的各種癥狀很是痛苦,我也難以幸免被感染。但是大家都知道,還有那么多患者需要我們救治、護理,我們不能倒下,必須守護最后一道防線。
這天夜班,我吃過退燒藥后,體溫降到了37.5,雖然身上依然酸痛,但由于患者較多,醫護人員緊張,我拒絕了護士長讓休息的好意,堅持照顧患者。在為8床的患者王阿姨做治療時,王阿姨問我:“姑娘,你是不是發燒了?看著你蔫蔫兒的,身上可難受吧,這還得工作,你不能休息幾天嗎?”我說:“阿姨,確實還在發燒,可是如果我們都休息了,你們該怎么辦呀?”王阿姨眼圈紅了說:“孩子,你們真的是太辛苦了,這幾年的疫情你們承擔和付出的太多了。”說著王阿姨伸出大拇指,比出點贊的手勢。那一刻,我被這樸實的話感動了。脫下白衣,我們是母親、是女兒、是妻子,有疲憊、有擔憂;穿上了白衣,我們就化身白衣戰士,不怕苦、不畏難,扛起的是沉甸甸的責任。
老年病科的患者很多是高齡,病情重,自身基礎疾病也比較多,患者有肺部感染、電解質紊亂、急性腦血管病、心血管疾病等,我們需要給予多種護理措施,不僅要頻繁地處理各種危急值,更要注意并發癥的預防。這一時期的老年患者由多種原因引起營養風險出現的尤為明顯。特別是患者腦梗死患者,有時會有吞咽功能障礙,為了保證患者的進食,有足夠的營養,防止肺部感染進一步發展,需要鼻飼管置管,可是家屬有時候會不理解,覺得下胃管,患者太受罪了,很抗拒。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反復和患者及家屬溝通下胃管的必要性。有時候患者特別煩躁不安,甚至打罵護士,導致置管無法進行操作,護士長和責任護士會繼續耐心溝通,給予心理安慰,緩解他們的焦慮恐懼,幾經周折終于置管成功,最終患者的病情得到很好的控制,順利康復出院。患者和家屬都感激地說:“剛開始要下胃管都覺得太受罪了,以后就知道了,原來下胃管并不可怕,對身體的恢復還有很大的幫助呢!謝謝你們的耐心和專業,才讓我這么快的康復。”
這個冬天雖然寒冷,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抱團前行,定能消融堅冰,走向溫暖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