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由于外面的溫度低,很容易引發惡性腫瘤患者免疫力下降,肺癌患者更容易在冬季合并感染,并伴隨咳嗽、咳痰加劇、高熱等并發癥,嚴重的還會加重病情,增加肺癌復發的風險。
眾所周知,肺癌是全世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腫瘤,2022年國家癌癥中心數據顯示,每年肺癌新發約82.81萬例,死亡約65.70萬例,新發及死亡人數均居我國惡性腫瘤之首,是名副其實的健康“頭號殺手”[1]。
那么,
如何關注肺部健康?
如何預防肺癌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是肺癌。
肺癌是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的簡稱,是一種起源于氣管、支氣管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可從局部擴散至全身。
肺癌可分為小細胞癌和非小細胞癌兩種類型。吸煙是肺癌的主要病因,在美國,近90%的肺癌與吸煙有關,吸煙人群的肺癌發病風險增加15-30倍。二手煙、氡氣、空氣污染等都會增加肺癌的發生風險,家族史、基礎肺病者肺癌的發生風險也會升高。
關于肺癌有哪些癥狀需要我們注意呢?
早期肺癌通常沒有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會出現咳嗽、咳痰、咯血、胸背部疼痛、氣短、體重減輕等癥狀。如果發生轉移,可出現轉移部位的癥狀,常見轉移部位有:淋巴結、肝、骨、腎上腺、顱內等,會出現聲音嘶啞、面頸部及上肢水腫、吞咽困難、疼痛、惡心、嘔吐等癥狀。
需要做哪些檢查?
推薦≥45歲的人群進行肺癌篩查,目前國際上推薦低劑量螺旋CT檢查,能有效發現肺小結節,并且輻射量低于常規CT,對人體危害小。
要確診肺癌,必須要進行病理學檢查,根據腫瘤部位,可選擇支氣管鏡、經皮肺穿刺、縱膈鏡、淺表淋巴結等取活檢明確診斷,如果懷疑肺癌發生了轉移,還要進行頭磁共振、骨掃描等。
肺癌的治療手段有哪些?
不同類型的肺癌生長方式不同,治療選擇的方法也不同,醫生會根據患者的腫瘤分期、病理類型、患者的基本狀況等選擇個體化的治療手段。早期肺癌可選擇手術、射頻消融、放療或同步放化療等根治腫瘤,中晚期患者可選用手術、放療、化療、免疫治療、靶向治療、抗血管生成治療等多種治療方式的聯合治療。
總之,肺癌患者可通過多種手段的綜合治療,達到肺癌慢性化甚至治愈的效果。
肺癌如何預防呢?
戒煙可有效降低肺癌的發生率,預防肺癌的關鍵是遠離煙草,拒絕吸煙和二手煙。
經常接觸石棉、氡、砷、鉻、鎳、煙塵等化學物質的人群,要做好職業防護。還有,營養均衡、健康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有助于減低患肺癌的風險。
此外,運動是腫瘤防治成本最低的方法,適當運動可提高免疫力,保持體能活躍的人能降低約20%的肺癌發生風險。
參考文獻:
[1]Zheng, R et al. 2022,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6,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Volume 2, Issue 1, March 2022, pp.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