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口腔,可能大家比較熟悉的是補牙、拔牙、鑲牙、種牙等,那么關于窩溝封閉您又知道多少呢?當我們帶著孩子來到口腔科就診,醫生檢查后一般會建議寶寶在6歲之后進行牙齒的窩溝封閉。那么什么是窩溝封閉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沉浸式學習“窩溝封閉”的相關知識吧。
窩溝封閉是指在不損傷牙體組織的前提下,將窩溝封閉材料涂布于牙齒牙冠咬合面、頰舌面的窩溝點隙,當封閉材料流入窩溝后固化變硬,形成一層保護性屏障,覆蓋在窩溝上,能夠阻止致齲菌及酸性代謝產物對牙齒的侵蝕,從而達到預防窩溝齲的目的。
窩溝是指口腔中磨牙上凹凸不平的凹槽及溝隙,平時主要起到增大咀嚼面積、增加摩擦力的作用,有利于牙齒把食物充分嚼碎(如圖1)。但是由于窩溝部位裂隙比較深,容易積聚食物殘渣,不易清潔,從而導致蛀牙。
兒童比較喜愛糖果、巧克力、面包等又軟又粘牙的食物,大部分兒童飲食后不喜歡刷牙。所有這些不好的習慣都容易導致食物殘渣在口腔內殘留,尤其是凹凸不平的窩溝處(如圖2)。
食物殘渣殘留在窩溝內,在口腔各種致齲細菌的作用下,產生酸性物質,腐蝕牙齒,造成蛀牙或者更加嚴重的后果,比如牙齒疼痛,面部紅腫等等。窩溝封閉好處這么多,那它是如何操作的呢?孩子能否配合?
圖3
其實窩溝封閉的過程非常簡單(如圖3),只有清潔牙齒、酸蝕、沖洗和干燥、涂封閉劑、固化、檢查6個步驟。一顆牙齒僅僅需要3分鐘左右時間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的寶寶都可以配合的。
我們從窩溝封閉前后的對比中(如圖4),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窩溝封閉后牙齒表面被很好的保護起來,寶寶可以放心大膽的飲食了,再也不用擔心牙齒表面容易齲壞的問題了。
窩溝封閉操作簡單,無明顯痛苦,且能有效保護孩子牙齒,那什么時候做窩溝封閉最好呢?
牙齒窩溝封閉最佳年齡是6-7歲的時候,其次是11-13歲的時候。
有牙釉質發育不良、窩溝點隙有早期齲損、牙(牙合)面上有填充物,但有未封閉窩溝時,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對于發生繼發性齲壞的患者,建議在牙齒萌出后盡快進行窩溝封閉。做完窩溝封閉后,要定期去醫院做檢查,以了解封閉劑的保存狀況。如有脫落,應重新進行密封。
窩溝封閉是否有危害呢?兒童在正規醫院做窩溝封閉,通常沒有明顯危害;但如果在不正規場所進行窩溝封閉,可能有損傷牙齒、材料脫落、材料污染等危害。建議在正規醫院進行窩溝封閉,以免影響兒童口腔健康。
一般情況下,兒童窩溝封閉只需要做一次,不需要重復做。孩子做窩溝封閉后需要注意不能吃口香糖、泡泡糖等黏性食物;需要定期復查,大概是三個月檢查一次;如果窩溝封閉劑脫落而沒有及時封閉,齲壞的風險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