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作為臨床治療的一項重要的醫療技術,對于臨床上各種原因導致患者貧血的情況,我們可以進行輸血治療,是否所有的貧血患者都要進行輸血治療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某些情況下給患者輸血,不但沒益處,甚至可能會給患者自身造成傷害。
今天,讓我院輸血科的醫生帶您了解一下哪些情況不適合進行輸血治療。
01血型不符
若患者與供血者ABO血型不一致,此時若進行輸血,就可能會引發嚴重的溶血反應,引起高熱、嘔吐,增加腎功能不全、甚至循環衰竭等不適癥狀,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當然,若患者為Rh陰性(俗稱“熊貓血”),在接受Rh陽性供血者的血液時,也有可能發生以上情況。特別是對于有生育需求的Rh陰性女性患者,建議接受Rh陰性供血者的血液。
02輸血反應史
既往有輸血反應者應慎重選擇輸血,有嚴重輸血反應(如喉頭水腫、窒息等)的患者不建議輸注,主要是再次輸血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輸血反應。
03發熱情況
當患者體溫超過38℃時,一般不建議輸血,為避免風險,通常在體溫恢復正常后再進行輸血。發熱狀態下影響輸血效果并無法區分是輸血反應還是自身原因引起的發熱等情況。
04免疫性疾病和血液病
某些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貧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等,通常不建議進行輸血治療,因為輸血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免疫反應。還有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血小板減少性疾病,輸注血小板可能加重病情。以上這些疾病需要特定的治療方案,而不是簡單的輸血治療。
05患有急性疾病
有急性病癥的患者,如肺栓塞、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腫等,在疾病的急性期應當盡量避免輸血,以防病情加重,甚至休克。還有急性腎衰、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建議輸注保存期較長的血液,以免導致體內血鉀過高,甚至出現心臟驟停的情況。
06直系親屬之間的輸血
很多人都有這個想法:“我們是親人,為什么不能互相輸血呢?”主要的原因是親屬間的輸血可能會引起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發生,危機患者生命,還可能引起患者溶血或其他不良反應的發生。
輸血科醫務人員提醒,輸血治療不是一項簡單的臨床治療手段,它需要臨床醫生和輸血科人員對患者的身體狀況和病情進行全面評估,嚴格按照適應癥和禁忌癥的標準而進行的治療。所以,親愛的朋友們,醫生拒絕給您輸血,是他們時刻提醒并詢問過自己:“如果這是我的家人,我要進行輸血治療嗎?”這個問題后,給您的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