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檢驗科的日常工作中
有不少患者會咨詢這樣的問題:
“醫生,我的血液顏色怎么跟別人的不一樣?”
“醫生,我的血怎么有點發黑,是不是生病了?”
一般來說,人的血液顏色主要是血紅蛋白決定的,動脈血富含氧氣,氧合血紅蛋白多,顏色鮮紅。靜脈血含氧少,還原血紅蛋白多,顏色暗紅,有時接近于黑色。
01
淡紅色血液
正常動脈血或靜脈血呈紅色或暗紅色,而當人的血液呈現淡紅色時,往往提示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攜帶氧氣的蛋白,呈紅色)低于正常標準,可能是因為貧血,如缺鐵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可出現面容枯槁、蒼白、唇舌色淡、神疲乏力等癥狀和表征。
02
暗紅色血液
如果動脈血也呈暗紅色,提示人體處于不同程度的缺氧狀態。隨著缺氧程度的加重,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增加,動脈血液顏色也越來越深暗,多見于肺氣腫、肺心病和呼吸性酸中毒的病人。
03
暗紫紅色血液
如果血液顏色出現暗紫色,往往多提示人體患有重度肺氣腫、肺原性心臟病或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等疾病。因為這些疾病可導致機體嚴重缺氧,使血中氧和血紅蛋白含量降低,當100毫升血液中還原血紅蛋白量升高到5克以上時,血液就會變成暗紫色。
04
櫻桃紅色血液
當人的血液呈櫻桃紅時,提示人體發生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導致血紅蛋白與一氧化碳結合成失去攜氧能力的碳氧血紅蛋白。此時不僅血液呈櫻桃紅色,口唇、粘膜、顏面、前胸和大腿內側皮膚也呈櫻桃紅色。所以,煤氣重度的病人,往往嘴唇都是呈櫻桃紅色。
說到這里,
您心里對于血液顏色應該就有數了,
但這不得不提個醒!
一方面血液顏色的深淺不容易被眼睛區別開,另一方面血液顏色體現得信息有限。所以我們還是要用科學的手段去衡量具體指標,正常與否還是要拿數據說事,單純拿血液顏色說事是不合理的,對于血液顏色不必過度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