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6日是第18個“世界青光眼日”。世界青光眼協會和世界青光眼患者協會在2008年共同發起將3月6日定為世界青光眼日,旨在讓更多人知道青光眼、了解青光眼,達到早發現、早治療的目的,從而避免永久性視力喪失。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由于眼壓(眼球內的壓力)超出眼底視神經的承受能力,并導致視神經損害及視野缺損的一組疾病,青光眼是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和排名首位的不可逆致盲性疾病,其發病隱蔽,早期難以發現,故被稱作“盜走光明的小偷”。
青光眼的常見癥狀有哪些
1.眼脹、眼痛。眼壓增高造成的眼脹、眼痛是青光眼最常見的癥狀。眼脹痛可出現干眼癥、視疲勞、虹膜睫狀體炎等眼科常見疾病,因沒有很強的特異性,易被忽視。
2.頭痛。除了眼部疼痛外,青光眼還會造成頭痛,有些患者甚至沒有眼痛的癥狀而只表現為頭痛,并因此以為是腦血管意外而僅至神經科就診,造成漏診。如果頭痛癥狀明顯,至神經科檢查又未發現明顯異常時,要特別警惕青光眼。
3.胃腸道癥狀。青光眼嚴重發作時可引起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有時可誤診為急性胃腸炎,此時如果使用解痙藥物來治療,會加劇青光眼發作,因此要特別注意。
4.視物模糊。青光眼早期可有視疲勞、近視加深及視力輕度下降、一過性視物模糊等視力障礙。如病情進一步發展,眼壓急劇增高,可導致視力快速下降,嚴重時可僅余手動或光感。
5.虹視、霧視。虹視是指在注視光源時可看到像彩虹一樣五彩繽紛的影子,有可能是一圈一圈的光圈,也可能是不同顏色的色塊。霧視是指看東西模糊如同下霧一樣。虹視及霧視均是青光眼比較典型的癥狀,一旦出現要及時就診。
6.眼紅、眼酸、流淚等刺激癥狀。眼壓增高明顯時,結膜可出現混合充血(即結膜充血和睫狀充血),并可出現眼瞼紅腫、畏光、流淚等刺激癥狀,患者可自覺“眼睛很紅,不停流淚,不敢睜開眼”。
青光眼一定會失明嗎?
如果能夠早期診斷,那么青光眼能得到控制,對視力損害比較小,如果任其發展,則周邊視力(即視野)及中心視力都將嚴重受損,最終會造成永久性失明。
青光眼能預防嗎?
到目前為止,青光眼尚不能有效地預防。但早檢查、早發現和早期正確的治療能控制青光眼的發展,防止視功能進一步損害。定期進行全面的眼科檢查有助于檢測視功能改變情況。
青光眼會遺傳嗎?
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遺傳性,雖然青光眼患者的后代不一定得青光眼,但是比正常人得青光眼的幾率大。因此,有青光眼家族史的40歲以上的人應定期做眼科檢查。
得了青光眼,日常生活應該注意什么?
1.不要在昏暗的環境下長時間用眼,應保持光線柔和;
2.避免過度勞累,可適當參加有氧運動,比如散步、慢跑等;
3.保持穩定的情緒,切忌過分的憂慮、生氣等:
4.短時間內不要大量飲水,可增加飲水頻率;
5.青光眼為終身性眼病,必須規范、合理遵醫囑用藥,定期復查。
溫馨提示
1.40歲以上成年人,有青光眼家族史者,患有高度近視、高度遠視及眼底出血等眼病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壓、低血壓、高脂血癥等全身性疾病者,以及長期服用皮質類固醇激素者等,最好定期做眼科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2.如在夜間出現頭部疼痛、視力模糊等癥狀,須立即就診,千萬別忍到次日,防止造成不可逆轉的視功能受損。
3.青光眼患者要保持良好心情,遵醫囑定期隨訪,按時、按量用藥,在醫生指導下逐步學會指測眼壓,積極治療低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以利于保護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