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許湘兵 實習生徐瑞澤報道 今年的6月28日是“第十八個國際癲癇關愛日”,今年“關愛日”的宣傳主題是“關注癲癇共病”,旨在既要關心癲癇發作的診治,也要重視癲癇的非發作癥狀診治。當天上午,在河大一附院發生了感人一幕:該院陳文武教授癲癇專病多學科診療(MDT)專家團隊正在給患者胡先生會診。團隊中有來自該院核醫學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醫學影像科、神經心理科、營養科等多個與癲癇診斷和治療相關專業的專家,他們針對胡先生的病情,在陳文武教授的主持下進行聯合會診,綜合評估為胡先生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今年32歲的胡先生告訴記者,他從11歲時就因癲癇開始了漫漫求醫路,全國各地沒少跑,做過開顱手術,做過腰穿腦脊液檢查,但治療效果不佳,期間的心酸難以表述。直到2019年,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了陳文武教授,當他得知陳文武教授是中國抗癲癇協會理事、河南省抗癲癇協會副會長、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癲癇中心主任醫師時,就堅定地選擇在河大一附院治療。
當聽完專家們的會診后,陳文武教授告訴胡先生,將根據胡先生的需求,為他提供全方位、專業化、規范化、個體化的服務,助他早日回歸社會。這時候,胡先生開心地笑了。
陳文武教授說,癲癇是一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與神經和精神系統相關。癲癇疾病因病程長、病因復雜、癥狀多樣、治療相對困難及存在社會偏見,易造成公共衛生問題,必須予以關注和積極應對。他強調,目前對共病認識不足,診斷率不足,加大了患者診斷和治療難度,增加患者自殘率和死亡率,嚴重影響患者和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對于患者本身來說,不僅要接受癲癇的規范治療,也要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等狀況,積極參與到疾病的自我管理中,為提高生活質量,早日回歸社會做出自己的努力。
據悉,在“第十八個國際癲癇關愛日”來臨之際,河大一附院癲癇中心特別向患者及公眾宣傳“既要關心癲癇發作的診治,也要重視癲癇的非發作癥狀診治”的理念,6月22日,癲癇中心組織科室全體醫護人員觀看學習了由中國抗癲癇協會和福建省抗癲癇協會共同舉辦的“關愛日主會場活動”;6月26日,癲癇中心組織癲癇患者及家屬召開了座談會,座談會上楊妍妍醫師為大家講解了癲癇“共病”有關知識,李云霞護士長為大家講解了癲癇患者的日常護理。